新闻
-
真材实料,匠心传承,红荔力酒以实力传递“健康生活...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消费偏好也朝着更多元的方向发展,中国酒类市场正悄然发生深刻变化。从过去注重度数与“喝得尽兴”,到如今更强调风味、健康与饮用场景的契合,消费者对酒的选择正从“喝什么”转向“为什么喝”...
产业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
携手抗击疫情 广东援鄂医疗队在快手传递战“疫”正能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特别的冬天。这个“特殊”的冬日,也因为爱感受到别样的温暖。面对疫情,广东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毫不犹豫奔向武汉,他们心中有惧,却从来无悔,迅速投入这场不见...
广州艺术博物院麓湖路馆舍闭馆 新馆预计年内开放
发布时间:2023/04/02 产业 浏览:306
2023年3月31日,连绵的春雨依旧连绵。
刚过中午12点,艺博院里的志愿者们在大门前的台阶上排成几排,与身后的这座建筑合影留念。
这是广州艺术博物院位于越秀区麓湖路的馆舍开放的最后一天。4月1日起,它将正式闭馆,准备迎接位于海珠区艺洲路的广州美术馆新馆的开放。按照计划,新馆将在年内与大家见面。
搬家,是新生活的开始,也总伴随着不舍。在这“麓湖时光”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许多人赶来,在百花庭院的广场上看鸽子,在序厅里“新馆,期待相遇”的背景墙前留影,在过厅里的红色邮筒前盖下印戳。
广州艺术博物院教育推广部主任邹杰杰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每天入馆的游客都特别多,多次达到了每日5000人的最高限额。
家住附近的张姨和老伴一起过来,在馆里边逛边拍,“平时没事的时候我经常过来,楼上楼下看看,很舒服啊!我会不会画画?我哪会啊!但是我喜欢看”。
在门前接待游客的张静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9年,“我们每天在这里,看着大家来来往往。昨天有个观众,跑到我们前台那里,说很舍不得我们搬走,说着说着就哭了。观众都这样,我们肯定更舍不得,9年啊!”
馆里的盆栽花树上,挂满了祝福的小纸条:“怀念过去参观艺博院的日子”“永不分开,谁都不能离开”“在我们热爱的世界,闪闪发光”……
温漫谊是一位去年加入馆里的讲解志愿者,本业是一名财经记者。她说,博物馆是文化的精华之地,艺博院是广州的一处文化胜景,自己在这里的时光,非常美好。
“双料顶流馆”
1957年2月,广州美术馆在越秀山上的仲元图书馆正式成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美术馆之一。1995年,广州市政府选址立项兴建广州艺术博物院(当时称为广州艺术博览中心)。2000年9月23日,艺博院对外开放,先后设立以艺术家、收藏家命名的十二个名人馆,备受全国瞩目,众多艺术家、收藏家一齐捐赠的善举成为一大善事,在全国也算是首例。
广州艺术博物院共设19个展览厅。它是国内唯一一座集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重点美术馆于一身的“双料顶流馆”。历经半个世纪几代人不遗余力地对中国历代绘画的征集和收藏,美术史上各流派不同风格的名家名作齐备,已有藏品总数3万余件,藏品数量位列全国艺术类博物馆前列。其中中国历代书画作品约有一万余件,占藏品总量近一半,年代上起宋元,下至现当代,精品云集,是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陈列和研究的重点。
上一篇: 广州将推进“红棉码”应用,实现多码归集
下一篇: 黄埔区生物医药监管服务新模式获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