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打硬仗,顶硬上,这群“大白”真硬核!

新闻

小城创业故事:裹小递西昌站点的奋进之路 小城创业故事:裹小递西昌站点的奋进之路

今日分享裹小递同城速配城市合作伙伴的创业经历,在瞬息万变的同城配送行业,裹小递西昌中心于 2022 年...

产业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博研国际教育·博士课程和马来西亚APU亚太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努力,联合开发的课程GMBA工商管理硕士(金领...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针对今年初,不少车主反映离开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不能看到全程通行费用的问题,经过改善优化,明天(4/1...

打硬仗,顶硬上,这群“大白”真硬核!

发布时间:2022/05/07 新闻 浏览:306

白衣执甲,共抗疫情!在抗疫一线,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自4月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市内的相关区域组织了多轮人群核酸筛查。在每一次的核酸检测中,医务人员闻令而动、火速集结;在遍布居民小区、村居、学校的采样点里,“大白”们随处可见。他们顶着日晒雨淋、夜以继日地为市民提供快速、便捷的采样服务。单是5月4日,全市就设置了7832个核酸筛查采样点、35482个采样单元,50545人次医护人员牺牲假期休息时间,累计采集核酸样本1931.16万份,检测结果全为阴性,再次跑出“加速度”,为市民假期后安心返岗、返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个个同心战“疫”的身影,展现出速度、力量和担当,为他们点赞!

夫妻上阵成“战友”

4月28日傍晚,紧急通知要再派300人支援番禺大规模核酸采样任务。“收到,我报名”“刚下门诊,马上到!”“刚结束手术,我可以!”大家纷纷在群内接龙报名,有的医生换好服装直接飞奔而来。

广州一家医院介入手术中心的朱栋梁主任、心内科郑均燕护长夫妻齐上阵,当天的任务可能要到凌晨2时,“孩子怎么办?”他们说,“孩子大了,也理解我们的工作,自己可以搞定!”

除了这一对夫妻外,还有不少夫妻档在抗疫一线,作为医护人员,他们都能理解和支持对方,家人也给予了他们大力支持。

5月1日,风雨大作。在白云区、花都区等核酸采样点,队员们顾不上被大雨淋湿的衣服,核酸采样高效运行,井然有序。傍晚,完成了近十个小时的核酸采样工作,周泳宜护长得知,有个行动不便群众需要上门采样,她毅然带领队伍出发。

由于路面狭窄,车辆无法通行,为了不漏检一人,带队的周泳宜护长同医疗队员们带着采样用品,在布满泥坑的黢黑小巷中艰难跋涉。风雨泥泞中,“大白”们为了避免防水鞋套破损,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因为风雨,打湿面屏布满了水珠,阻碍了视线。他们穿过小巷,深入家门,为无法自理的老人家、行动不便的居民逐个采样。完成13个群众核酸采样,“大白”们用了一个多小时。

重症医学科护士周康梅是参与核酸采集的青年医护人员之一,她其中一次的外派核酸采集任务点,就在家的附近,周康梅说:“这样的‘回家’,也算是解了想家之愁了。”

退休返聘的50后主任,主动请缨赴一线采核酸

4月17日上午,在人和镇方石村核酸采样点,退休返聘的老年病科张溪林主任医师正在有条不紊地为排队市民采样。任务比较重,上午4个半小时的核酸采集任务,她与队员们同上同下。这已经是她今年第三次参与外派核酸采集工作,一套采样动作下来非常熟练麻利。

这次三天两夜的核酸采集外派任务,张溪林主任自发报名加入医院外出支援核酸采样任务群,出发前其实领队想“劝退”她,但扛不住她的“软磨硬泡”。

张主任坚定地说,“我是返聘的医务人员,也是医院一份子,很乐意能参加医院的任务,专业在、体能也在,能多做一点算一点,也很有成就感。周末年轻人都要照顾家庭小孩,我儿子孙子都大了,没什么负担。”

平时喜欢爬山、徒步的张主任,今年已经六十出头了,是医院核酸采集外派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张主任战斗力很强,和我们男同志同上同下!”

“上午核酸采集任务结束后,张主任的状态很不错,休息时间还主动要求帮组长张罗物资。”

“她的坚持,也激励了我们更加努力!”

组长吴丽映医生、组员老年病科陈劲龙主任、银孟卓医生说,看到张主任这种和年轻人一同奋斗在抗疫一线的激情,队员们都很受鼓舞。

外出采核酸,度过55岁生日

4月28日傍晚,接到需要紧急派人增援番禺大规模核酸采样的任务后,老年病科综合外科的邓伟雄主任主动请缨,“因为当天外派人数较多,上、下午已经派出很多人,有的同事还没回来,有的刚回到医院,还穿着湿透洗手衣参加会议,即将出发的任务还缺人手,我想既然缺人就现场报名参加了。”邓主任说。

向来低调的邓主任,被同事们发现,那天是他55岁的生日,原本一家人是准备一起吃晚饭的,因邓主任的缺席也只能作罢,“今天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天,吃饭以后哪天都能补!”邓主任所在的那组是支援番禺东乡村核酸采集点,当天他一直从晚上8时一直忙到凌晨12时多。

五一假期,他们坐各种车穿梭在路上

“穿上防护服坐上摩的的那刻,风嗖嗖地穿梭在马路上,帽子、面屏都有吹飞感。”“大白”林凯冬说。这几天,“大白”们乘坐着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奔跑在广州的大街小巷,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劳动节。

“五一小长假从采核酸开启,乘着接驳车,封控区内路上空无一人,小商铺都没有营业,采集点才能见到人头涌动。”运营拓展部的黄伟莹也成为“大白”队伍中的一员,在他眼里,最令人暖心的是,排队的居民们从家里送来各种消暑饮品,在炎炎夏日中带来一份清凉。

“劳动节假期,我和同事们一起在为大家测核酸的路上,坐过大巴士,也乘过小的士,”“大白”柴芳芳表示,大家穿过大街小巷,在不同的检测点,给老老少少,各个行业的朋友们测核酸,虽然汗水浸湿了头发,但是心里还是很自豪的。希望疫情快消散,大家都恢复正常的生活。

全院总动员,为产妇拆除“定时炸弹”

“高中毕业后,知道自己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一直跳得很慢,可能以前自己年轻不知道严重性……直到这次产后,医生们告知这是一个‘定时炸弹’,一旦发生了啥事,就为时已晚了。感谢医生为我装了起搏器,把这个‘定时炸弹’拆了。”

4月26日,29岁的戴女士为医护人员送上一束向日葵花,并亲笔写下这封感谢信:“我们全家人会永远记得您们,我没有什么可以留,但我把感激感恩的心留在这里!”过去一周里,当时来自管控区人和镇的戴女士,经历了高危妊娠生产、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手术,顺利解决困扰多年、危及生命的疾病,彰显出疫情之下,市、区、镇街、村居、医院等系统联动、多方协作,生命至上的大爱精神。

原来,戴女士10年前体检发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意味着心房至心室间电激动的传导被完全阻断,是一种严重而又危险的心律失常,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严重心动过缓而致大脑及胎儿缺血缺氧,极大地威胁着产妇及胎儿生命。

2018年,戴女士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宝宝,当时为了保障母婴安康,降低分娩风险,医生曾为她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顺产一胎,此次怀孕医生建议她孕39周时再次在临时起搏器条件下分娩。但是4月18日戴女士出现了产程发动迹象,同时受疫情影响,管控区内的孕产妇均需送往定点救治医院就医,心内科医生李维杰对这名产妇既往病史、产检过程做了详细的了解。鉴于戴女士系高危产妇,李维杰医生当即与白云妇幼保健院医务科和进驻封控区负责医疗保障的市属医院心内科做了汇报。该院马上启动多学科会诊及危急重症患者诊治流程并制定相应预案。

在防疫工作大背景下,如何快速联动,简化医疗流程,为积极治疗赢得时间,需要诊疗团队制定周密严谨的诊治策略。医院医务部戴奇山主任当即组织相关科室开展模拟推演,保障救治过程的高效衔接。在各方通力合作下,戴女士于4月19号顺利生下了宝宝。

然而,生完宝宝后,戴女士的心率仍然仅为30-40次/分,比正常人慢一倍!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跳骤停的风险极高!为了保证戴女士的安全,经反复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戴女士和家属同意植入心脏起搏器——这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4月24日周日下午4时,该院介入手术中心准备就绪,心内科的刘震主任医师、李韶南主任医师、潘艺朝主治医师等起搏器手术团队、介入手术中心的朱栋梁主任领导技师及护理团队,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穿戴防护装备,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救治患者。戴女士经绿色通道进入,行起搏器手术。

手术过程顺利,医生成功为戴女士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闭环转运到心内科过渡病房,约2小时后核酸结果显示阴性,转入普通病房作后续治疗。戴女士术后第二天一早伤口换药后即下床自由活动。

这其实是疫情期间,封控区内医疗保障团队抢救的众多急危重症患者的缩影。医院医务部、感染管理科制定了详尽的流程——包括手术时间选择、病人运送线路及病房的安排都一一考虑,启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在戴女士整个抢救、治疗期间,她和她刚刚出生的宝宝始终牵动大家的心:医院领导多次叮嘱相关部门、科室,制定详尽的救治方案;治疗过程中诸多科室不论白天、黑夜还是节假日随叫随到。心内科负责人刘震主任介绍,正是全院上下齐心协力,确保了戴女士术后两天就可以出院回家安心照顾刚刚来到这个世间的宝宝。在戴女士出院之际,医院了解到患者家庭经济状况欠佳,尤其是刚刚又增加了一个宝宝,决定减免戴女士此次住院费用。戴女士听闻这个消息,感动不已:我没有什么可以留给你们,但我把感谢感恩的心留在这里。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