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小城创业故事:裹小递西昌站点的奋进之路
今日分享裹小递同城速配城市合作伙伴的创业经历,在瞬息万变的同城配送行业,裹小递西昌中心于 2022 年历经从 “野蛮生长” 到 “精细化运营” 的关键转型。这一路,有过试错的迷茫,更有突破的欣喜,如今,已精准锚...
产业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
携手抗击疫情 广东援鄂医疗队在快手传递战“疫”正能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特别的冬天。这个“特殊”的冬日,也因为爱感受到别样的温暖。面对疫情,广东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毫不犹豫奔向武汉,他们心中有惧,却从来无悔,迅速投入这场不见...
活力广州,因大湾区而出彩
发布时间:2019/05/31 产业 浏览:769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发布百日以来,全市上下牢牢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把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作为推动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总抓手,举全市之力扎实推进。一股只争朝夕、实干苦干的精气神提起来了,一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的高潮掀起来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建设动起来了。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州所能,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
不难想象,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抓住关键,就是我们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对广州来说,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一方面要谋全局,将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工作,与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机遇紧密结合,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另一方面要抓重点,紧紧围绕广州在《规划纲要》中的角色定位,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
百舸争流,惟创新者进。一百多个日日夜夜,记录着广州这座城市的奔跑英姿。从经济到人文,从科技到生态,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开足马力,行动起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广州步履坚定、信心十足。
信心,来自哪里?
来自竞相涌流的新动能。今年一季度,广州经济新动能比例持续增加,八大新兴产业合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9.2%。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改革的重点放在创新上,其结果是科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这几天,广州粤芯正在进行量产前的最后准备,即将诞生的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预计将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而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广州创造”和“广州智造”在大湾区破土萌芽,开花结果。
来自干事创业的新环境。营商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宾客满朋。为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广州营商环境改革的对标对象瞄向全球。今年3月,广州出台《广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提出在继续巩固提升1.0改革的基础上深入实施2.0改革,通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打造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特别是针对企业、群众最关切的水电气接入,广州通过“串联改并联”等方式,实现了全流程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优。加快改善的营商环境,让每一位愿干事、想干事的奋斗者,都能在这里感受温暖,与广州携手同行。
来自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协调既是发展手段,也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做好粤港澳大湾区这篇大文章,协调的本领和功夫,最考验能力和决心。面对三地不同的规则、制度、机制,建好大湾区,关键就落在融、通二字。既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也要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在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重大平台建设正酣;一系列推动三地规则、制度、机制联通贯通融通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从官方到民间,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密集开展……
《规划纲要》发布百日之际,正给了广州梳理过往、审视当下、谋划未来的契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会毕其功于一役,这个过程的不断推进,都有赖总结和反思的不断深入。边探索边总结,从中找到短板和长处,看到差距和优势,也就不难在大湾区建设中摸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大文章、大手笔、大格局……描述了大湾区的机遇之大、意义之大、使命之大。为此,广州要始终保持定力,增强锐气,以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这艘巨轮劈波斩浪,驶向宽广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