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管理共享单车,广州有“多招”

新闻

小城创业故事:裹小递西昌站点的奋进之路 小城创业故事:裹小递西昌站点的奋进之路

今日分享裹小递同城速配城市合作伙伴的创业经历,在瞬息万变的同城配送行业,裹小递西昌中心于 2022 年...

产业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博研国际教育·博士课程和马来西亚APU亚太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努力,联合开发的课程GMBA工商管理硕士(金领...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针对今年初,不少车主反映离开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不能看到全程通行费用的问题,经过改善优化,明天(4/1...

管理共享单车,广州有“多招”

发布时间:2021/08/29 新闻 浏览:438

在全国低碳日这天,市民小李依旧早早出了家门,到小区附近寻找共享单车。“共享单车解决最后‘出行最后一公里’很方便,但有的时候不太容易找到车。”小李表示,他上班的时候“一车难求”,到了地铁站才能看到很多其他人骑过来的共享单车。“想有车骑,就要起的更早。”小李遇到的情况并非个案,潮汐式困局一直以来是共享单车发展的难题,及时有效的调度十分关键。

近日,记者了解到,共享单车企业积极响应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要求,实行“5-30城市保障速达行动”,以“5分钟内回复、30分钟内到场处置”,通过“主动自查、快速响应、迅速到位、及时清运、细化监督”等一系列举措,为共享单车有序化、精细化运维管理提供标准化处置流程,助力城市运维有序发展。

不仅如此,广州“多招”管理共享单车。创新开展“公开招标、协议管理、数字监管、服务考核、动态配额”的行业管理新模式,引导这一全新业态迅速由无序走向有序,以“多方共赢”的局面揭开发展篇章。

共享单车方便“出行最后一公里”

部分点位淤积和乱停放现象仍突出

“主要是方便啊!”记者在香雪地铁站看到正在共享单车旁扫码的市民罗先生,罗先生告诉记者,从地铁站回家坐公交车还要两个站,“走路回去感觉有点远,坐公交还要等车,有的时候不赶巧一辆正好开走,就要等上一阵。”于是,骑共享单车成了他下地铁后接驳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只要能找到车,我都会骑车回去。”

共享单车方便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在近日发布的2020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报中提到,共享单车在疫情背景下日均客运量增至153万,已成为广州市民重要的出行方式。哈啰出行近期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已入驻全国超460城(含县级市),用户累计骑行184亿公里,累计减少碳排放量50万吨。

共享单车的便利性受到各界追捧,但新业态出现初期企业重投放、轻管理,造成了人车通行受阻塞、市容环境受影响、骑行体验不良好、企业经营不持续的“公地悲剧”局面,规范管理需要破解全新行业面临的产业模式不清晰、政府管理缺依据、城市空间有限制等难题。

“有的地方共享单车随意停放,还占了公交车道。”市民张小姐说,之前在金穗路附近看到,早高峰期间共享单车停在了公交站附近,不仅占了人行道,连上下公交都受到影响。市民王先生则表示,自己在东站汽车客运站公交站等车时,看到附近停满了共享单车:“人行道被占了大半,下车的人,候车的人都没地方站。”市民许小姐则称,遇到过很多次扫码后发现车辆损坏骑不了的情况:“遇到好几次了,扫码之后发现车骑不了,上班赶时间,又要拍照上传证明单车受到损害,反而不‘便利’了。”

在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最近公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共享单车企业服务质量考核结果显示,部分区域仍然存在时段性、区域性的停放供需失衡(如热点地铁站点出入口等),具体表现为该点位早晚高峰时段单车淤积和乱停放现象较为突出,且该点位周边往往同时存在交通拥堵情况,企业调度货车难以及时有效清运处理,因此,如何有效加强该类型点位的秩序管理和调度清运,仍将是企业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共享单车企业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处理车辆淤积、乱停

就此,共享单车企业通过片区团队与各属地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共享单车淤积和乱停点位进行快速处理。

何俊是美团单车广州团队的一名运维员,主要负责龙口西路的单车运维工作,每天他通过主动自查车辆秩序、及时响应网格化管理需求,保障所辖区域内的单车停放秩序。20点23分,他正在龙口西路上做完常规巡查和清理工作,在工作群里收到主管部门的一条反馈。“请各公司清理百脑汇的单车。”20点23分,他迅速在群里回复“美团收到”,和调度司机一起赶往现场。

接到反馈后15分钟内,何俊在现场拍照发到工作群后,开始迅速清理现场:他将倒地的单车扶起,把白线内的车辆摆放整齐,将淤积的多余车辆装上调度车,调运至车辆较少的其他区域,方便更多市民骑行。21点03分,何俊将单车摆放整齐的照片以及“现场已处理完毕”的消息发送至工作群里,此次调度清运工作正式完成,整个过程只用了40分钟。

记者了解到,目前,共享单车企业实行“5-30城市保障速达行动”,大大提升共享单车的车辆调度及秩序管理能力,为车辆有序停放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思路与管理标准。共享单车企业和街道工作人员建立了微信群,哪里有单车淤积,街道工作人员发布信息后,相应单车企业的运维人员立即行动,前往指定地点处理所反映的情况。

据率先在业内推出”5-30城市保障计划”的哈啰出行介绍,通过事前干预、事中处理、事后技术升级,并与政府部门联动,以解决城市管理和市民用车问题,达成共享单车企业与政府监管对城市路面秩序”共管共治”的结果。“‘5-30城市保障计划’要求共享单车企业运维人员在接到案件时5分钟内响应、30分钟内到指定地方进行清运动作,60分钟内完成清运动作,将淤积车辆调度至所需地方。”哈啰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5-30城市速达保障行动大大提升响应速度与效率。美团单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5-30城市速达保障行动’为共享单车等的运维管理提供了一条高效协同而又可复制的路径。我们采取专人专区的运营网格化管理方式,各主要区域将责任落实到人,片区团队与各属地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微信群保持实时互动。”

首创管理方式给出广州“答卷”实现“多方共赢”

自2016年共享单车进驻广州至今已有4个年头。从“野蛮生长”到逐渐回归有序,离不开这座城市面对新生事物时的及时响应和敢于创新。

面对起初共享单车大规模的“疯狂”涌入,广州在国内大城市中创新开展“公开招标、协议管理、数字监管、服务考核、动态配额”的行业管理新模式,引导这一全新业态迅速由无序走向有序,由“公地悲剧”走向“多方共赢”。这一步广州已走在全国前列,给出广州“答卷”。

全国首创公开招标方式在源头上控制共享单车总量。中心六区投放多少量共享单车较为合适?广州市借助科研机构确定合理自行车规模,并参考公开招标的方式公平公正优选三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在去年出台实施的《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在源头上对共享单车实施总量控制,每3年对全市总量规模进行一次评估。除了对总量控制予以规定外,国内率先出台的《管理办法》还进一步细化了配额投放、企业规范经营、违规处罚等各项规定,有助于引导行业更好发展。

目前,广州市中心六区的运营配额确认为40万辆。在2019年,通过公开招标确定3家企业在广州市中心六区开展共享单车经营服务,运营配额分别为18万辆、12万辆和10万辆,运营期限为3年。摩拜单车(现美团单车)、哈啰单车和青桔单车中标,分别获得以上3个不同的运营配额。控制总量所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企业无序超量投放乱象得到了有效治理,中心六区车辆总量从最高峰时期的超过100万辆压减至40万辆左右,车辆淤积影响人车通行、影响市容的问题较几年前有了明显好转。

国内首座城市考核共享单车企业服务质量,动态调节运营配额。通过公开招标确认的共享单车企业,所投放车辆的配额并非一成不变的。

广州在全国建立了服务质量考核和运营配额动态调节机制,通过市、区、街三级政府超过100家管理单位对企业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企业运营配额动态调节的依据,从而实现对企业运作效果全域的监控与反馈。“2018年起对共享单车企业进行服务质量考核,2019年开始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配额。”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称,作为全国首创举措,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效。在最近公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服务质量考核结果及运营配额调整情况中,根据得分及排名情况,以及市交通运输局和三家经营企业共同确定的运营配额动态调整规则,三家经营企业的广州市中心六区运营配额分别作相应调整,调整后美团单车的运营配额为14.56万辆,哈啰单车的运营配额为15.46万辆,青桔单车的运营配额为9.96万辆。

并且,政府与企业签订运营协议。在法规不足的背景下利用协议为公共利益保驾护航,协议细化规定了企业在投放、调度、停放、回收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以及相应的违约责任条款。据悉,通过协议管理以及持续的监测、考核、反馈,企业更愿意落实主体责任,在车辆运维、调度管理、资金安全等方面都较以前更成体系、更加规范,车质车况更佳,骑行体验更好。

广州更是以科技手段加强监管,建立信息化的监管平台。记者了解到,监管平台接入各企业的运营数据,为车辆运行监测、政府与企业交流、社会各界监测搭建了数据化平台,对企业投放、调度、停放管理、车辆回收等实施全链条监管。在平台中,可以直观看到共享单车的停放位置、所属企业、激活状态等信息,情况一目了然。并且,广州要求企业采取精准定位、电子围栏、网格化管理、平衡区域潮汐车辆供给等措施加强车辆调度、停放管理。

在多项管理举措落实下,企业由过去拼数量转为拼质量,由无序投放转为良性竞争,行业企业的订单规模及盈利能力均有明显好转。据统计,目前广州中心六区范围内的日均出行量约为180万人次,三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每辆单车的周转率约为5次/日,均实现了盈亏平衡或者盈利,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打开了“多方共赢”新局面。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