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在七一特殊的日子里,为“光明事业”注入新能量——国...
在七一特殊的日子里,为“光明事业”注入新能量——国兴品牌、侨商联、普瑞眼科共话责任与情怀 7月1日,当香港回归28周年的喜悦与党的生日交织,国兴品牌文化中心一行走进深圳罗湖普瑞眼科总部。在粤港澳文化研究...
产业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
携手抗击疫情 广东援鄂医疗队在快手传递战“疫”正能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特别的冬天。这个“特殊”的冬日,也因为爱感受到别样的温暖。面对疫情,广东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毫不犹豫奔向武汉,他们心中有惧,却从来无悔,迅速投入这场不见...
广东仁化:打造农业产业群 打通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1/03/20 新闻 浏览:46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沿着武深高速及国、省、县道穿梭在韶关市仁化县广袤乡村,万亩长坝沙田柚园花开灿烂,江头村千亩蔬菜基地抢收抢种忙,鱼皇村千亩生态茶园露出“尖尖角”,紫岭村千亩“鸭稻共作”基地犁耙办田忙……一片片生机勃勃,绘就仁化乡村产业振兴的壮美画卷。
江头村千亩蔬菜基地。新华网发(邱其聪 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仁化县大力推进武深高速仁化沿线农业经济带建设,以仁化作为广东省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为契机,推行“四个三”模式,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打通乡村振兴路。
在仁化县红山镇鱼皇村,漫山遍野的茶树渐次冒出丰盈的芽尖,茶农们娴熟地采摘着今年首批春茶。山脚下的农民合作社、制茶厂、农户家,不时传来轰鸣的制茶机器声。
“红山白毛茶主要制成红茶、白茶、绿茶、冰鲜茶等产品,打造了‘丹霞功夫’‘黄岭嶂’等丹霞茶系列品牌,带动800多户农户增收。”红山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红山镇被列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鱼皇村被列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仁化白毛茶茶园。新华网发
据悉,仁化县已发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达到3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村达到18个。全县发展“三品认证”产品65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4个,全国名特优新目录农产品4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6个,着力打造“双区”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用手机远程启动果园喷灌,山地单轨运输车运送农资,品控中心运用智能分级分拣系统选果、打包……这是仁化县柑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的场景。
围绕“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好,把农产品精深加工组织好,把农产品推广销售对接好”,仁化县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柑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科技设施先进、产业链条完整、产销对接顺畅的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进入春耕春种以来,全县的农机合作社忙得不可开交,各种农机械在广阔的田野上大显身手。“有1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提供工厂化育秧、犁耙办田、起垄、机插秧、机械收割、机械烘干等‘一条龙’服务。”该县农业机械事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带动,进一步提升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带动当地农户共享代育代插、代耕代种等农事托管服务。
春耕中无人机飞防植保展示。新华网发(黄荣坤 摄)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产业融合是关键。该县开发三种“农业+”产业模式,抓住游客的心、胃、眼,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深度融合。
其中,在“农业+文化”方面,发挥仁化300余处革命遗址遗迹以及15项非遗项目的优势,打造一系列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完成非遗风物盒等5种特色旅游手信的商品设计和制作工作,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谭玉玲、谭俊、肖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