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广州艺术家挥笔抗疫

新闻

数字化转型赋能线下消费新生态:壹指快付助力实体门店破局增长 数字化转型赋能线下消费新生态:壹指快付助力实体...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指引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实体经济发...

  • 小城创业故事:裹小递西昌站点的奋进之路

    今日分享裹小递同城速配城市合作伙伴的创业经历,在瞬息万变的同城配送行业,裹小递西昌中心于 2022 年历经从 “野蛮生长” 到 “精细化运营” 的关键转型。这一路,有过试错的迷茫,更有突破的欣喜,如今,已精准锚...

产业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博研国际教育·博士课程和马来西亚APU亚太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努力,联合开发的课程GMBA工商管理硕士(金领...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针对今年初,不少车主反映离开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不能看到全程通行费用的问题,经过改善优化,明天(4/1...

广州艺术家挥笔抗疫

发布时间:2020/05/18 新闻 浏览:608

正文

  许鸿飞介绍他的作品《丰碑》。

  5月16日下午3时,“生命的赞歌——广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美术作品展”在广州图书馆负一楼大厅隆重展出,向社会各界展现广州本土艺术家的独特感召力和凝聚力,分别有56幅绘画和37件雕塑作品参展。在展会现场,记者采访了多位来自广州画院和广州雕塑院的美术家,听他们讲述此次创作抗疫作品的故事。

  广州画院副院长郑阿湃:

  创作《平安中国》增强抗疫信心

  为了记录抗疫,广州画院副院长郑阿湃亲自创作了一幅绘画作品,只见画里黑色的大门上贴着两个门神,周围贴着春联“千钧奋棒清妖雾,众志成城抗疫情”,横批是“平安中国”。

  郑阿湃介绍,这幅画的画题就是《平安中国》,“我用中国最传统的春联、门神、门楣上的玄武等‘保平安’的元素来祈求平安。门前我还画了几株梅花,是因为梅花傲霜斗雪,还是武汉的市花,而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我把这些元素整合起来,增强我们抗疫的信心。”

  “另外,我画这个关闭的大门也有寓意,因为当时大家都待在家里,把门关上就是为国家做贡献。”郑阿湃告诉记者,1月26日,广州美院接到了上级要求,要为抗击疫情创作一批作品,“很多医护逆行湖北、舍己救人的精神打动了我们,而这次展览基本是以人物绘画表现为主,歌颂描写一线抗疫人员,大家画的作品都是发自内心的。”

  郑阿湃说:“当时大家都很辛苦,有些画家放假回家,由于家里没有绘画工具,只能就地取材,或者问朋友借笔墨,而这一批作品的水平都是很高的。”

  作为一名画家,经历了疫情后郑阿湃最大的感受是“珍惜生命”,“看到一线医护人员的奋斗精神,我觉得除了生命之外,有很多东西是不值一提的,作为画家我虽然不能去前线救人,但我还是能够用作品来讴歌他们!”

  广州画院画家陈一峰:

  创作《逆行者》为医护讴歌

  广州画院画家陈一峰这次创作了一幅名叫《逆行者》的作品。作品中间是三位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背景里还有几株腊梅和迎春花。

  “我画了三名逆行者,并用梅花和迎春花来描绘他们逆行的场景。”陈一峰说,“我画的梅花和迎春花,就是标志着他们从冬天经历到春天的过程。本来应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他们为了抗疫而逆行,所以我通过这幅画表现出来。”

  而在画的右侧,陈一峰题了一行字:“春天是一个令人期盼的日子,春节更是中国人阖家团聚的节日,然而面对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肆虐,有许许多多的白衣天使与春天逆行,与温暖逆行,他们为了更多人的安康,日日夜夜与疫魔作战,砥砺逆行,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他们为了谁,为他们感动,向他们致敬。”

  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

  艺术家记录时代是一种使命感

  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先后以抗疫为主题创作了8件雕塑作品,在这次的展览中首次公开亮相。许鸿飞表示,这些作品是记录历史的,只有将作品塑造好,才可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许鸿飞告诉记者,他的第一幅作品是《我们在你身边》,作品反映了疫情初期严峻的形势,全国人民心意相通,坚定地站在医护工作者们的身边;第二幅《山高人为峰》,以山为体,以人为峰,山体有如刀削斧凿,岿然不动,山峰则定格在钟南山院士凝神思考的一瞬,透出一种坚毅。许鸿飞表示,这件作品既是为抗击疫情的英雄立碑,也是为人民立碑,因为只有伟大的人民才能孕育出时代的英雄。

  第三幅《白天黑夜》反映的是在抗击疫情最紧张的阶段,医务工作者不分白天黑夜奋战在抗疫前线的情景;第四幅《火神山建设者》共塑造了30个人物,记录了一群创造奇迹的建筑工人的光荣时刻。

  此外,许鸿飞的作品《丰碑》采用了浮雕的方式,展现各行各业人士共同努力,共筑防控疫情的钢铁长城;作品《天使》反映的是在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医护工作者用他们独特的手势和身体形态来庆贺胜利;作品《天使之吻》反映了同为医务人员的恋人在工作中相遇,深情对视、短暂相拥,然后又投入到抗击疫情中去的感人场景。

  《王烁》是许鸿飞此次展览中的最后一幅作品。在现场,王烁的生前战友也来到了铜像前,与王烁像合影。

  许鸿飞表示:“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在特殊时期就应该记录历史。很多后人可以通过我们的作品来认识当时战‘疫’的场面,我在创作作品时有这样的使命感。”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武威、陈忧子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