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球150多位艺术家直播10小时为广州大剧院“庆生”

新闻

2024世界高效热管理材料与设备博览会暨峰会 | 10月15-17日深圳隆重举办! 2024世界高效热管理材料与设备博览会暨峰会 | 10月...

电子技术快速迭代进步,芯片、器件和电子设备等向微型化、高性能化、集成化及多功能等方向发展,功率密...

产业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博研国际教育·博士课程和马来西亚APU亚太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努力,联合开发的课程GMBA工商管理硕士(金领...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针对今年初,不少车主反映离开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不能看到全程通行费用的问题,经过改善优化,明天(4/1...

全球150多位艺术家直播10小时为广州大剧院“庆生”

发布时间:2020/05/10 新闻 浏览:426

正文

  一场长达10小时、汇聚全球30多个国家150多位艺术家的网络直播活动与艺术爱好者相聚“云端”。5月9日,“艺术照亮生活,感知拾光力量——全球艺术家X中演院线·广州大剧院‘云聚荟’网络直播在穗启动。这场网络直播分五大板块,歌剧、音乐会、戏剧、舞蹈等艺术门类,艺术家们参与的形式各异,现场演出、录制“宅家”表演视频、问候祝福。在9日下午举行的广州第104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重点推介“云聚荟”网络直播活动,并回顾广州大剧院的十年发展历程。

  十年前的5月9日,著名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执棒歌剧《图兰朵》,正式拉开了广州大剧院的大幕;十年后的今天,在150多位全球艺术家联袂演绎的10小时“云聚荟”演出直播中,广州大剧院迎来了十周岁生日。

  这个伫立在城市中轴线,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地标,已俨然成为了华南地区的文化艺术风向标。在这片开放、包容、进取的沃土上,大剧院与城市、市民共同成长。

  国际顶级剧目因剧院与广州结缘

  “十年前,广州没有一个具备专业规格、能演出世界顶级剧目的演出场馆。广州大剧院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著名艺评人周凡夫常年往返粤港澳三地看剧,见证了近十几年来广东文化氛围的改变。

  作为广州大剧院的常客,周凡夫在手机端观看了这场10小时的马拉松直播,其中一部回顾广州大剧院舞台高光时刻的短片让他感慨道:“过去十年,广州人民在家门口欣赏到了包括《托斯卡》《蝴蝶夫人》《茶花女》《卡门》《魔笛》《战争与和平》等众多以前没办法引入的国际顶级剧目。”

  好的演出场馆对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市场培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规格的场馆,才能带来高规格的剧目。例如,国外引进的剧目,如何配合广州的舞台条件,呈现出本来的舞台效果?这涉及到剧场的硬件设施、团队协作、软件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综合实力。

  2015年,歌剧《魔笛》的亚洲首秀选择了广州大剧院。这部由柏林喜歌剧院和英国新锐剧团1927联手打造的“新潮版莫扎特”,被称为是“全球最大胆、最高科技的一版”。《魔笛》的舞美制作涉及复杂的多媒体技术,而广州也把超现实的舞台效果高质量呈现。周凡夫曾在国外看过《魔笛》,广州大剧院的版本让他感叹“不简单”。

  同年,还有一场重磅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登陆广州大剧院。被称为“音乐剧之王”的《歌剧魅影》点燃了全城观演的热情。凌晨排队购票、连演十场均爆满的盛况,成为广州一道经典的文化印记。广州观众的热情也让剧中男主角、“魅影”的扮演者布拉德·里特尔直呼“广州是第二故乡”。

  歌剧对一个剧院、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周凡夫解释,歌剧是极高的综合性艺术,结合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科技等多种元素。一个剧院能够上演国际顶级歌剧,体现了剧院的专业程度和艺术追求。从2010年《图兰朵》开始,广州大剧院坚持以每年引进或制作一部以上大型歌剧的速度,力图向广州观众普及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大家已习惯性地将观看世界歌剧的期待放在广州。”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评价。

  曲高不再和寡高雅艺术走近广州市民

  十年,32000多位艺术家来到大剧院,吸引了500万市民走进剧场,上演了4038场演出、1900多场艺术活动。十年票房出票总数253万张,将所有票纸连接起来,长度与856个广州塔的高度相当。意大利斯卡拉剧院、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法国巴黎歌剧院等著名剧院,以及柏林爱乐乐团、德累斯顿爱乐乐团等顶级乐团纷至沓来。

  更多的变化则在悄然间发生。周凡夫每年在大剧院看多场演出,一个很深的体会是剧场的氛围在不断变化。“观众从不了解观演规矩,到能与台上的艺术家共鸣,这体现了广州市民文化艺术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能保持这样的剧场氛围,并不简单。”他说。

  台上的艺术家同样能感受到台下观众的投入与欣赏。今年1月,著名演员濮存昕刚刚在广州大剧院演出了原创话剧《林则徐》。“那几场演出场场爆满,谢幕的时候满场的观众,满场的掌声,至今令我难忘。”

  广州大剧院总经理何鹰透露,一些世界顶级演出实际上并不赚钱,但剧院必须舍得把钱“赔”进去。“这些演出能让观众领略到人类艺术的高度,也能进一步引领观众欣赏水准,进而培育市场。”他说。

  对于戏剧人邓光远来说,十年前,想获取国际最前沿的戏剧资讯十分困难,而这十年间,在广州大剧院看到了无数大师和名团的作品,这对于创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了创作的层面,通过广州大剧院这十年的耕耘,观众的群体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对于整个广州文化市场来说都是好事。”邓光远说。

  此外,市民们还在近2000场各类免费的艺术讲座、工作坊和主题艺术展览当中,获得营养。通过惠民票、学生票等优惠政策,高雅艺术在广州“有得看”“有得选”,也“看得起”“看得懂”。就读于暨南大学的广州仔王俊豪是各类艺术导赏讲座的常客。艺术家们关于剧本、表演、作品解读等的讲座,总能为文学专业的他,获得课堂所不能给予的艺术养分。“最难忘的是2015年我还抢到了《歌剧魅影》的学生票,当时看完演出都快哭了,久久不想离开。还在剧院听到了喜欢的艺术家林奕华、林怀民等人的讲座,每每这些时刻,就会觉得作为一个广州人很幸福。”

  “无论是作为观众还是舞台上的实践者,剧院都是我重要的精神家园,已成为了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邓光远希望有一天,当大家提到广州,就会想起珠江边这座造型如两颗灵石般美丽的广州大剧院。

  从引进到本土造血“广州原创”与国际接轨

  “当得知有机会用中文演唱一部歌剧时,我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回忆接到饰演马可·波罗任务时的情景,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朱塞佩·塔拉莫仍难掩兴奋。

  歌剧是源于西方的艺术,广州大剧院创作的首部“一带一路”题材的歌剧《马可·波罗》却是中文演唱,中国出品、中国编剧、有着中国的表演形式、讲述中国故事的歌剧。近200人的庞大演出阵容,既有国内的当红歌唱小生,来自广东本土的歌舞团队,以及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这是一次东西携手、打破壁垒、中西融合的伟大尝试。”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陈睿说。2018年首演后,该剧又在去年9月登陆意大利,开启了全球巡演。

  歌剧《马可·波罗》的制作,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丝绸之路剧院联盟与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一个城市能诞生一部原创歌剧,体现了政府层面的远见与支持,以及民众的艺术水准。拥有了制作水准的广州大剧院,还成为了扎根本土、服务本土的“大舞台”,而孵化国际水准的“广州原创”,差不多用了十年时间。

  十年前,广州非职业戏剧人董越和邓光远不会想到,两人的原创话剧《西·游·纪》能有朝一日登上广州大剧院的舞台。他们是广东金融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的教师,一直在业余时间从事戏剧实践,创作了一些作品,在不同的舞台上演,但一直处于“游击战”的状态。

  2016年,两人一起创建了MEGA工作室,专注于戏剧创作。2017年,听说广州大剧院筹建支持广州本土民间戏剧发展的D艺空间项目后,他们主动与广州大剧院联系,双方一拍即合。

  “过去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排戏,有灯排,凌晨在路灯下排练,有路边野排,东风路一带都被我们排了个遍。”董越说,租正规的排练厅动辄一小时上千元,而戏剧排练至少要100小时,根本租不起。D艺空间恰好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剧团发展的痛点,给予了排练场地、登台机会、营销渠道等方面的支持。他们的原创戏剧也多次登上大剧院舞台,成为D艺空间登场次数最多、创作力最强的团队。

  过去十年,亦有300多场岭南文艺精品在广州大剧院的舞台上大放光彩。2018年,广州歌舞剧院大型民族舞剧《醒·狮》正是在广州大剧院首演后,和中演院线签署全国巡演计划,开始了全国10多个城市的巡演,意外受到众多年轻观众的喜爱。此外,还上演了广东粤剧院粤剧《南海一号》,广东歌舞剧院大型原创舞剧《沙湾往事》、广州话剧艺术中心《邯郸记》、广东现代舞团《九大簋》、广州芭蕾舞团《布兰诗歌》、广州杂技艺术剧院杂技剧《笑傲江湖》、广东音乐曲艺团大型情景器乐剧《扬帆大湾梦》、广州粤剧院粤剧《花笺记》、广州红豆粤剧团粤剧《岭南人家》、广东粤剧院青年团《花蕊夫人》、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的原创木偶剧《哪吒》和《垃圾大战》等大批优秀佳作亦在广州大剧院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何鹰表示,未来广州大剧院在继续引进国内国际一流剧目的同时,也将更多关注本地的院团,为本地院团提供平台,繁荣广州本土剧目。2019年,广州芭蕾舞团舞剧《布兰诗歌》正是在广州大剧院首演后,登陆美国。同时,粤剧、话剧、现代舞、木偶戏等越来越多广东本土特色的优秀剧目,也通过广州大剧院这个平台,积极“走出去”,在国内外获得了影响力。

  南方日报记者 徐子茗 刘丹颖 黄堃媛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