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真材实料,匠心传承,红荔力酒以实力传递“健康生活...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消费偏好也朝着更多元的方向发展,中国酒类市场正悄然发生深刻变化。从过去注重度数与“喝得尽兴”,到如今更强调风味、健康与饮用场景的契合,消费者对酒的选择正从“喝什么”转向“为什么喝”...
产业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
携手抗击疫情 广东援鄂医疗队在快手传递战“疫”正能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特别的冬天。这个“特殊”的冬日,也因为爱感受到别样的温暖。面对疫情,广东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毫不犹豫奔向武汉,他们心中有惧,却从来无悔,迅速投入这场不见...
广州深圳共净增81万多人
发布时间:2020/04/30 新闻 浏览:720
28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广东人口发展状况分析》,2019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11521.00 万人,继续居全国首位,占全国人口总量的8.23%。其中,珠三角核心区始终是全省常住人口数量增幅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2019年常住人口数量比上年增加145.90万人。
省统计局专家分析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持续发挥作用,人口流动进一步大城市化和都市圈化。同时,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口以及相对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减缓了广东老龄化进程,人口集聚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促进的正相关态势。
常住人口总量保持增长态势
截至2019年底,全省常住人口11521.00万人,比上年增加175.00万人,增长1.54%,增幅同比回落0.04个百分点,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41人,人口密度为全国的4.40倍。
省统计局专家分析称,受户籍人口基数较大以及规模庞大的外来人口影响,广东常住人口总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从出生率和死亡率来看,2019年末,全省出生人数 143.38万人,出生率为12.54‰;死亡人口50.99万人,死亡率为4.46‰;自然增长人口92.38万人,自然增长率8.08‰。
广东的人口出生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06个千分点,且高于常住人口第二大省山东0.7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则仍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比全国平均值低2.68个千分点。
数据显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持续发挥作用,2019年全省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超过60%。
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主要年龄段人数分别为:0~14周岁1875.62万人、15~64周岁8608.49万人、65周岁及以上1036.89万人,分别占常住人口总量的16.28%、74.72%和9.00%。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广东仍然表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明显特征,属于“老年型”的发展期,不过,由于人口出生率以及人口流动、迁移的原因,尤其是外来人口规模相对较大,使得广东人口老年化进程比其他省份有所减缓。
常住人口进一步向珠三角都市圈集聚
2019年,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占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总量的88.74%。全省常住人口区域分布总格局按数量排列依次为:珠三角核心区6446.89万人、沿海经济带3379.11万人、北部生态发展区1695.00万人,分别占全省人口总量的 55.96%、29.33%和14.71%。
三大功能区域人口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珠三角核心人口数量增长了2.32%,始终是全省常住人口数量增幅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
其中,广州、深圳两个超大城市的人口分别比上年净增40.15万人和41.22万人,占同期全省以及珠三角核心区常住人口增量的46.50%和55.73%。
从城镇化率来看,2019年末,全省居住在城镇的常住人口为8225.99万人、居住在乡村的 3295.01万人,广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60.60%)高10.80个百分点,是除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外,人口城镇化水平最高的省份。同时,人口城镇化发展呈现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快于珠三角核心区的态势,区域间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差异进一步缩小。
新增就业占全国十分之一
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小学在校学生1033.43万人、普通中学572.77万人、技工学校57.77万人、普通高等学校205.40万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45.06万人、16.59万人、3.50万人和9.08万人。其中,全省博士、硕士、本专科招生计划分别比上年增长12.60%、8.50%和7.30%,增量和增幅均为历年之最。
广东不仅是人口大省,还是就业大省。2019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9.9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89万人;受劳动力供求带来的结构性影响,新增就业人口比上年少增7.69万人,下降5.21%,但仍占全国新增就业总量的10%以上。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大幅提升至2422.90万人,增长51.80%。
记者陈泽云、通讯员罗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