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广东点心也有“四大天王”名震天下!幕后推手就是他

新闻

2024世界高效热管理材料与设备博览会暨峰会 | 10月15-17日深圳隆重举办! 2024世界高效热管理材料与设备博览会暨峰会 | 10月...

电子技术快速迭代进步,芯片、器件和电子设备等向微型化、高性能化、集成化及多功能等方向发展,功率密...

产业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博研国际教育·博士课程和马来西亚APU亚太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努力,联合开发的课程GMBA工商管理硕士(金领...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针对今年初,不少车主反映离开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不能看到全程通行费用的问题,经过改善优化,明天(4/1...

广东点心也有“四大天王”名震天下!幕后推手就是他

发布时间:2019/05/07 新闻 浏览:1207

“食在广州”的金字招牌持续绽放光彩,有赖于一批批杰出的粤菜大师。他们用匠心、巧思满足食客的味蕾,也温暖着食客的心。他们的技艺守正出奇、蜚声国际;在他们身上,可领悟到粤菜追求自然之味的初心,亦可看到粤菜不断突破创新的缩影。如今,不少老一辈高手仍活跃在广州餐饮界一线,他们是广府美食文化的“活化石”。从今天起,《广州日报》推出“粤菜大师传奇”系列报道,向引领粤菜文化潮流的匠人致敬,传承匠心精神。
【人物简介】
泰斗级粤点大师陈勋曾任六国饭店、大三元饭店和北园酒家点心部主管。他是“粤点四大天王”的提出者。勋叔见证广州美食的发展,是引领当代粤点美食文化的核心人物之一。
提出“粤点四大天王” 推动粤点走向全国
在广州点心界,一直流传着“西有罗坤,北有陈勋”的佳话。今年95岁的陈勋被业内尊称为“粤点泰斗”“一代宗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西并举,南北结合”是陈勋的创作理念。他认为,广东粤点集世界之大成,追求粤点精髓的同时要融合时代的变化,赋予粤点新的生命力。
勋叔出生于1924年,在1939年正式入行,专注粤式点心80多年。14岁时,他进入七妙斋,曾做过传菜员、办事员。两年后才得到机会进入厨房当学徒,师从当时知名点心师傅崔强。少年陈勋最开始学做的是叉烧包的皮和千层酥。他每天凌晨12时起床工作,晚上7时才收工,一天只睡5个小时。1946年,崔强举荐他进入知名食府六国饭店。两年后他当上了六国饭店点心部主管。当时,他才20岁出头,一时间成为业内佳话。新中国成立后,勋叔先后在大三元饭店、北园酒家任点心主管。
1983年举办了全国第一届美食大赛评比。评委是来自全国5个省份的头号名厨,勋叔是代表广东省的唯一评委。当时,勋叔发现虾饺、干蒸、叉烧包与蛋挞是评委们印象最深刻的粤点。这四款点心在全国享有知名度,这从侧面反映出它们是当时众多粤点中传播力最强的,因此勋叔将其总结为“粤点四大天王”。这一美誉流传至今,美食爱好者仍耳熟能详。
当时不少外地名厨对粤点一知半解,还有评委认为“点心必须要有粮食成分”。勋叔当场举出鸡扎、排骨、牛肉球等例子来论证粤点的多样性,令全国美食爱好者对粤点的认知进一步加深。
让叉烧包流淌鲜美“玉液”
“变”,是生命力之所在。勋叔认为,点心师需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经验、发挥创意。
1948年,勋叔开始执掌六国饭店点心部,其改良之作“玉液叉烧包”作为特定食品长期供应。“玉液叉烧包”主打即点即蒸即食,改变了传统叉烧包反复回笼蒸煮以致馅料干而无汁的陋病。
2011年,白天鹅宾馆副总经理彭树挺专门拜访勋叔,希望勋叔重现经典点心。在为期一个月的“粤点泰斗陈勋怀旧点心品鉴”中,36款经典点心均出自陈勋那几张泛黄的20世纪40年代点心纸。“赤绳欣系足”的诗情画意代表怀旧点心的一大特色,“赤绳”为蛋花,所系之足就是抽取了骨头的鸭掌。
擅长取材有道、用之有法
如今粤式点心中常见的炸面肠、糯米卷和糯米包正是勋叔创制的。20世纪50年代,大众对点心的需求是“成本低,还要吃得饱”。油条、肠粉、糯米等都是饱腹之物,勋叔由此入手想点子。用白面皮卷糯米,切件成棋状,做成糯米卷;或者以豉油捞糯米作为大包的馅料,一个包就有一两半重;用肠粉皮包裹油条,做出“炸面肠”。
当时,粮食类的食材较多,于是勋叔充分利用粮食来制作点心。比如在面粉中加入番薯,既可做成点心皮,也可做成点心馅,统称番薯制品;土豆也搭配进包点中,令面包口感松软;米浆也可加入面粉中,做成米制点心。
改革开放后,世界海鲜进入广州市场,推进点心馅料多元化,点心朝着色香味俱全的方向发展。勋叔至今印象最深刻的是“鱼游春水”这件点心作品。当年他将点心做成金鱼形状,以百花馅包皮,点心放于汤中;酥皮作金桥,鲜菇作艇仔,“鱼游春水”跃于眼前。
其人:两滴豉油宁可自带也不用公家
过去进厨房工作,大多数人的初衷不过是“有啖食”。勋叔则坚持“不可为之事坚决不为”。
勋叔的儿子陈先生忆起当年为父亲送汤之事,仍记忆犹新。“当时爸爸在‘大三元’工作,以店为家,我甚少与他相聚。每逢放假,我把妈妈煲的汤送去餐厅,才能见到爸爸。当时爸爸喝完汤、吃汤渣,需要蘸豉油。爸爸用筷子敲敲碟边,严肃提醒我下次记得带上一小碟豉油。”当时年幼的他着实不明白:餐厅里不就有豉油吗,为什么要从家里带过来?
直到长大成人,陈先生才明白爸爸做人做事的原则“工作绝无私利”,更加以他为人生的榜样。
勋叔淡泊名利,说人生最终不过是“日求两餐,夜求一宿”。他不求名利,但只要后辈有粤点上的疑难困惑向他请教,老人家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虽然勋叔已迈入耄耋之年,但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谈笑风生思维清晰。他的生活简单而规律:每晚10时入眠,早上9时起床。除非刮风下雨,否则他必定去家附近的酒楼饮茶、食饭。这或许就是勋叔健康长寿的秘诀。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