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飞机附件维修工程师刘明德:修飞机逾三十年获国家专利近百项

新闻

合生元携手爱婴岛帮你找个“童心搭子”,一起来玩转“童”款快乐 合生元携手爱婴岛帮你找个“童心搭子”,一起来玩转“...

当95后年轻女性陆续步入生育阶段,母婴消费主力人群正完成新一轮更迭。新生代妈妈的育儿观念和生活方式...

产业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博研国际教育·博士课程和马来西亚APU亚太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努力,联合开发的课程GMBA工商管理硕士(金领...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针对今年初,不少车主反映离开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不能看到全程通行费用的问题,经过改善优化,明天(4/1...

飞机附件维修工程师刘明德:修飞机逾三十年获国家专利近百项

发布时间:2019/01/24 新闻 浏览:966

1985年,20岁的刘明德进入广州航修厂工作,作为一名机械员开始了30余年的民用航空器附件维修事业,如今已成为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附件业务中心总监、工程师。
数十年间,刘明德参与和见证了我国在飞机维修领域突破技术壁垒的跨越,他的团队也成为国内飞机维修领域的顶级团队,承接国内多家航空公司的维修业务。在此过程中,刘明德劳模创新工作室共获批国家专利94项,给飞机附件维修环节和其他生产管理环节在效益、效率和成本节省方面都带来巨大提升。
从零开始:没有做到极致就是遗憾
在刘明德入行时,我国飞机维修水平与国际上有较大差距,一些飞机部件还需送到国外检修。刘明德和同事们从零开始,提升国内自主维修能力,如今刘明德所在的附件业务中心是国内功能最完备的飞机附件维修基地之一,拥有超过400名熟练技术人员,国内的飞机也不用送到国外检修。
实际上,民用航空器附件维修业务的对象是航空器零部件,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刘明德带领团队专注于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控。“航空安全必须靠细致的工作保证质量,才能令飞机运行更安全。”刘明德说,每件事都想做到更好,没有做到极致就是遗憾。
“怎么令产品最优?我觉得自己要跟自己比。对所从事的工作要有追求,不断给自己施压去改善产品。”刘明德说。“所有东西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想办法做得更好一点。一个附件目前能用3000个小时,能不能用到4000、5000甚至6000小时?”刘明德认为,他和团队的工作并不仅应对飞机出现问题的情况,而是把维修前移到维护,通过研究如何令产品的使用寿命增加等问题,从预防的角度来检修维护。
刘明德及其团队多年来共研发附件维修达2000多项,子件号项目约16000项。仅2017年全年完成民用航空器附件维修工作4万余项。
实现智能维修:一人操控机械手替代10名人工
2016年,“GAMECO刘明德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截至目前,工作室研发项目共获批国家专利94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72项。
刘明德告诉记者,维修需要全方位思考,除了维修的对象,还要改造维修工具,改进维修技术,这些都需要维修人员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
以刘明德所在的航空公司为例,现役共有800多架飞机需要维护,到2020年将超过1000架。他说:“飞机上的件有200多个,全部人工来做检测效率很低,因此需要开发智能化的检测手段,进行智能维修。”
比如说机械手的运用,原本需要10名维修人员进行的工作只需要一名员工操控机械手就可以完成。刘明德将这样的人工替代手段首先运用在一些原本对维修人员身体有害的岗位上,比如焊接和喷漆的岗位。“维修效率至少提高了3~4倍。”
打造智能厂房:维修零部件可全自动化搬运
目前,刘明德将主要精力放在打造航空器附件维修智能厂房上,这一厂房将落地花都区空港经济区,从能力建设方面在国际上运行的主流机群的维修上得到突破,并将流程的损耗降到最低,减少辅助项目人员的投入。
在新维修中心里,刘明德希望进一步“把人解放”,比如在零部件的搬运环节实现全自动化。过去,一个飞机的零部件需要多名维修人员一起搬运。但在维修中心内部装上自动化的轨道后,以机械和智能运输的设备来替代过去人工从事的枯燥的重复性劳动。在未来的智能厂房中,各个环节都将逐步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依照工业4.0理念,规划、设计、搭建一套自动高效的附件维修系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