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数字化转型赋能线下消费新生态:壹指快付助力实体...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指引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金税四期落地、消费复苏政策加码,线下门店正面临合规升级与经营增效的双重挑战。如何在...
产业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
携手抗击疫情 广东援鄂医疗队在快手传递战“疫”正能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特别的冬天。这个“特殊”的冬日,也因为爱感受到别样的温暖。面对疫情,广东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毫不犹豫奔向武汉,他们心中有惧,却从来无悔,迅速投入这场不见...
汉字的魅力你了解吗?“中国字体大会”在黄埔举行
发布时间:2019/12/30 产业 浏览:796
12月28日,“中国字体大会”——2019广州国际汉字创意大会活动在黄埔区举行。大会汇聚全球知名设计师群体,包括日本字体设计大师鸟海修与高冈昌生、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方正字库设计总监仇寅、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等逾百位国内外设计大师。
这场汉字主题盛会以“后信息时代”为主题,包括主题演讲、论坛对话、“后信息”汉字设计探索展、“梅”汉字主题设计邀请展、“方正奖”字体设计获奖作品展、汉仪“字体之星”大赛获奖作品展及“广州国际汉字创意大会”汉字设计线上开放展等7大单元。
在“后信息时代”探讨汉字设计的新可能
何为“后信息时代”?早在1995年,著名作家Nicholas Negroponte就在其名著《Being Digital(数字化生存)》中提出了“后信息时代”这一概念,他提出在这个已然开启的后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已不是信息生产与传输,而是“智能”的本质——基于对人需求的深度认知,施行量身定制,实现对于信息的精准识别。
本次广州国际汉字创意大会以“后信息时代”为主题,旨在聚焦数字化、智能时代发展趋势,邀约中外专家学者与知名设计师,通过对当下汉字字库研发、信息档案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研究成果的集中研讨及展示,扩展汉字作为信息载体的时代作用,以汉字为媒介,共同探索新时代设计的思维与技术发展路径,为当代设计语境中启发新思潮、触发新可能。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在演讲中介绍了自己近年来融合了汉字的几个设计作品,其中包括了为广州设计的首个城市形象LOGO——一个由“广州”二字组合成广州塔的图形。他认为设计师不同于艺术家,作品不能单纯是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应以满足人们需求为主要目的,同时带来美的感受。一个设计师应当时刻关注当下潮流、审美的趋势,捕捉到细微的变化并融入到设计作品当中。
设计师陈嵘在演讲中提出,近年来,字体设计是设计界的一个热词,各类字体大赛、字体设计作品展览此起彼伏,但大部分注意力都关注在字体造型和字体技术上,我们更应该从字体的本质进行思考。文字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符号,阅读性是重要指标,在进行字体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应当基于对排版、阅读的深入研究来进行设计。
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师蒋华以“汉字之道”为题进行演讲,提出汉字设计应当开拓“古”的维度,探索一种从中华文化的大地生长出来的,真正具备“自主性”“开源性”“超越性”的设计体系。
展览与“香雪节”同期举行
大会特别邀请了国内外20位著名汉字设计大家为萝岗“香雪”度身设计“梅”字,并用3D打印出成品,在萝岗香雪公园的梅花树下展出,供市民近距离欣赏,感受中国古老汉字的韵味。
从一面来看是传统书法的‘梅’字,另一面看是一簇簇扭曲的线条构造的抽象化‘梅’字,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毕学锋的设计作品体现了汉字的两种不同气质,前者代表传统文化对梅花美好品质的颂扬,后者传达出充满现代科技感的创意。设计师杜峰松则从另外一个角度着手,没有局限于“梅花”,却从“梅雨”展开想象,他的“梅”字仿佛一丝丝雨丝落到地面,引起大小不一的涟漪,是一场梅雨的艺术表达。
充满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立体“梅”字与梅花盛景相映成趣,给观者带来全新的赏梅体验,成为一次置于自然环境中的艺术展览。
此外,大会还在黄埔区图书馆(香雪馆)举办“后信息”汉字设计探索展、在钟氏大宗祠举行“方正奖”字体设计获奖作品展和汉仪“字体之星”大赛获奖作品展等专业汉字近十年来的优秀设计成果展,让广大市民可以亲身感受汉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