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真材实料,匠心传承,红荔力酒以实力传递“健康生活...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消费偏好也朝着更多元的方向发展,中国酒类市场正悄然发生深刻变化。从过去注重度数与“喝得尽兴”,到如今更强调风味、健康与饮用场景的契合,消费者对酒的选择正从“喝什么”转向“为什么喝”...
产业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
携手抗击疫情 广东援鄂医疗队在快手传递战“疫”正能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特别的冬天。这个“特殊”的冬日,也因为爱感受到别样的温暖。面对疫情,广东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毫不犹豫奔向武汉,他们心中有惧,却从来无悔,迅速投入这场不见...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小体量有大作为 创新路上步铿锵
发布时间:2021/12/22 财经 浏览:321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视察时,首次提出了这一重要论断。
江海潮涌,风正帆悬。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诞生在广州,激荡在南粤,回响在神州,既是对广州这片创新沃土的高度肯定,更激励广大中小企业在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和新一轮对外开放中,闯过万重山,释出万钧力。
谆谆嘱托,催人奋进。
曾经,无数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壮丽的图景之一。今天,作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重要论断的诞生地,广州接连获得从党中央国务院到省委省政府给予的一系列重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再度迎来“满园春色”。
赶考之路,步伐铿锵。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广州正以“创新力度”激发中小企业的“内在动能”,以“改革深度”推动中小企业的“增长速度”,以“开放广度”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高度”,让广大中小企业在伟大新时代展翅高飞,光芒万丈!
这是一条专精特新的价值链提升之路
这是一条程度更深、范围更广的改革之路
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
这是一条专精特新的价值链提升之路
曾几何时,广州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因为“星星多,月亮少”,有过“求大求强”的规模焦虑。国家和省的一系列支持、肯定,让广州更加明确了思路:通过在产业链重点节点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以此打造出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同样具有国际竞争力。
今年4月,广东省“链长制”正式启动,标志着广东将深化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
8月,工信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广州有47家企业上榜,是前两批总数的2.2倍。
10月,工信部正式批复,支持广州开发区先行先试打造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
紧锣密鼓的支持与鼓励,让广州中小企业锚定“专精特新”的目标,更有底气、更加自信。
在补链强链中办大事:创新再发力中小企业“大有可为”
术业有精,小而不凡。
广州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扬帆起航。在这里,“单项冠军”们有着“择一事终一事”的专注:禾信仪器的质谱仪实现国产尖端科学仪器出口欧美“零的突破”,方邦电子电磁屏蔽膜和挠性覆铜板打破日本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洁特生物突破生物实验室耗材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和高分子材料工艺加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一个企业填补一个小断链点、一项技术填补一个小空白,“蚂蚁雄兵”也能扛起千斤大鼎。
白云湖畔,广州民营科技园华丽转身,曾经粗放发展的老旧园区,如今因为中小企业的“抱团创新”而蝶变重生。在这里,“隐形冠军”们有着“千万锤成一器”的坚守:呈和科技已是成核剂领域当仁不让的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南缆电缆生产的薄壁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已应用在“欧洲之星”高铁上,白云化工彻底打破外国产品长期垄断中国硅酮建筑密封胶市场的局面……在这个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企业园区中,“坚守主业”“专注研发”成为每一个中小企业的代名词。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这些企业的发展之路也是广州无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缩影:他们志存高远,意志坚定、愈挫弥坚,以“专精特新”为方向,最终在“小赛道”里办成了“大事”。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我们更有自信,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也大有可为。我们更加坚定了走高端化科技创新的路子,持续开发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产品。”方邦电子创始人苏陟说。
呈和科技总经理仝佳奇同样目标坚定:“国家产业链要独立完整,需要更多产品国产化,并实现质量的稳定,我们未来要一点点把这个苦活‘啃’下来!”
小体量有大作为,小身躯迸发大能量。今年上半年,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广州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增加值同比增长13.8%、民间投资额同比增长43.2%、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1.3%、新登记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同比增长60.4%。中小企业已然成为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最有活力、最能创新、最具韧性的支撑。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这是一条程度更深、范围更广的改革之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健全的制度保障……激励着广州为中小企业“办大事”提供不竭动力。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
2018年8月,《广东省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印发,明确在广州进行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同年,广州开发区成为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
2019年10月,广东省委深改委印发《广州市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行动方案》,提出以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同等力度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广东省先后出台“金融暖企18条”“中小企业26条”“税务8条”等纾困惠企政策,为市场主体送上“真金白银”支持。
今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艰难时期,纾困政策“雪中送炭”;春暖花开,贴心服务“厚植沃土”,在优质的营商环境下,广州的中小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加速奔跑。
在营商环境改革中办大事:改革再深入中小企业“如鱼得水”
牵住“牛鼻子”,撬动“大改革”。
6年,是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世界级顶尖工业互联网企业的时间,背后折射出广州营商环境的“改革之路”。近日,全球知名IT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报告中,树根互联根云平台以唯一一家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身份入选。将时间的指针倒推回2018年,树根互联刚从北京迁到广州。彼时,树根互联还只是一家才成立约两年的初创企业,并不十分起眼,但他们同样享有自己的首席服务官。从重点人才的个人问题到企业员工的招聘问题,再到向企业开放应用场景,海珠区的首席服务官为企业与产业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个性化、全流程、定制式的服务。
改革尖兵敢闯善创,方能一路高歌猛进。在《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中,赋予广州开发区“加大改革力度,为创新试点工作探索更多有益经验”的重要使命。作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广州开发区全国首创“承诺制信任审批”,全国首创“工业快批十条”,全省首创“一枚印章管审批”……为中小企业发展打造出一条“高速公路”。
仅用时14个月,粤芯半导体项目即完成从取得用地到建成投试产全过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家进入量产的12英寸晶圆代工厂,填补了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空白。
如今,广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满意率明显提升,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步推进。2019年和2020年,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广州均居全国前列,连续两年全部18个指标获评全国标杆;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情况15项创新举措中,广州4项入选。今年,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2020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广州位居第四位,处在第一梯队,政策环境更是排名第一。
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这是一条开放的全球化之路
风起南方,大任担当。
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向世界释放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强烈信号。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州,也推动广大中小企业在全球化中生长,成为全球产业链重要的参与者。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的广州,将携手港澳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开放、合作、共赢。
2020年8月,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翻开新的一页,《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对外开放合作加速迈进。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广州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2021年10月,第130届广交会上释放出增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发展海外仓等新业态,推动建设海外智慧物流平台等政策支持。
面对对外开放带来的新机遇,广州中小企业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站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在改革开放中办大事:开放再提升中小企业“乘势而上”
内外联通,千帆竞发。
“广交会创办65年来,为服务国际贸易、促进内外联通、推动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0月14日,习近平向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致贺信时指出。
一直以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都是我国外贸的第一大经营主体,是我国外贸领域最活跃的力量。广交会上,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粤家电……缔造出无数享誉世界的“广货传奇”。
如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选择在“小赛道”发力,产品大多具有极高的专业度。这意味着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必须是全球化的。
产业潮流,浩浩汤汤。当“三来一补”进化成活力迸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广州的中小企业也在内与外的淬炼中,铸就了现代产业的坚实脊梁,实现了全球贸易价值链中新的跃升。
作为广交会上的常客,1998年成立的广州康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将小家电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很早做出预判,把产品线锁定在小型磨豆咖啡机上,如今我们在日本产品在细分领域已经占了70%的份额。”该公司董事会秘书、海外事业部部长罗珍表示。
这样的雄心,并非空穴来风。如今,越来越多的广州中小企业担当起全球产业链的重要节点,用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出去。
今年,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两次尝试“包万吨大船出海”向美国客户交付货品。他们锻造的世界最先进汽车生产线和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已走入奔驰、宝马等巨头的全球工厂。“明珞已经连续三年海外业务超过60%,服务全球头部企业客户。如今,明珞在美国、德国、泰国、南非、波兰、墨西哥、阿根廷等还有多个项目正在紧张进行中。”明珞装备董事长姚维兵难掩心中的自豪。
风起,就要扬帆;乘势,定能快上。
在国家和广东省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广州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尽管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但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外贸进出口总值逆势而上,同比增长16.3%。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广州民营经济更是表现不俗,前三季度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2.0%。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这样的历史机遇,在全球也属罕见。借力国家战略,依托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广州乃至全国的中小企业,将进一步在世界经济大海里弄潮,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