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惠州龙门麻榨镇打造年产值亿元岭南杨桃之乡 农户年收入超百万

新闻

数字化转型赋能线下消费新生态:壹指快付助力实体门店破局增长 数字化转型赋能线下消费新生态:壹指快付助力实体...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指引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实体经济发...

  • 小城创业故事:裹小递西昌站点的奋进之路

    今日分享裹小递同城速配城市合作伙伴的创业经历,在瞬息万变的同城配送行业,裹小递西昌中心于 2022 年历经从 “野蛮生长” 到 “精细化运营” 的关键转型。这一路,有过试错的迷茫,更有突破的欣喜,如今,已精准锚...

产业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博研国际教育·博士课程和马来西亚APU亚太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努力,联合开发的课程GMBA工商管理硕士(金领...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针对今年初,不少车主反映离开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不能看到全程通行费用的问题,经过改善优化,明天(4/1...

惠州龙门麻榨镇打造年产值亿元岭南杨桃之乡 农户年收入超百万

发布时间:2021/01/03 产业 浏览:444

正文

  麻榨杨桃清甜、爽口、多汁

  “合作社+基地+农民”的发展模式带动惠州龙门麻榨镇走上杨桃致富路

  近日,惠州龙门麻榨镇一场“百味冬至·硕果麻榨”的农旅文化活动,吸引了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等周边城市的诸多游客,一品麻榨杨桃的清甜滋味!昔日麻榨镇因芝麻榨油而得名,如今这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杨桃连片产业基地,被誉为“岭南杨桃之乡”。

  在麻榨,目前杨桃种植区域覆盖全镇,种植杨桃的农户多达1300户,约占麻榨人口的1/5,种植面积达700公顷,年产值1.4亿元,多数村民住上了“杨桃房”,开上了“杨桃车”。

  有农户年收入超百万

  记者驱车两小时来到麻榨镇下龙村,远远可见村口伫立的“岭南杨桃之乡”招牌。一棵硕壮的杨桃树挂着“最粗壮杨桃树冠军”的牌子,据说这是镇里最早引进的杨桃树。

  据麻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卢韦介绍,原来镇里种植的是个小味涩的本地土杨桃,后来从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地引进甜杨桃,经过多年培育改良,受到市场的追捧,全镇掀起了种植杨桃的热潮。

  “我们正在给杨桃盖被子咧,防止寒风!”农户何球边拉着遮阳网罩在杨桃树上,边采摘成熟的杨桃。何球家的杨桃刚从树上摘下,便被马不停蹄地送到了绿安杨桃专业合作社,多名社员正围着一大长桌的杨桃忙活:分拣、拆袋、套袋、装箱……从农田到市场,从采摘到包装到销售,麻榨镇到处一派繁忙景象。

  绿安杨桃专业合作社是张伟峰的父亲于2011年开设的,他们一家是全镇最早种植杨桃的农户,随着杨桃产量逐渐增长,合作社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已是本地最大的杨桃收购商,坐拥千亩杨桃生产基地和几十名员工。

  “生活越过越红火!”张伟峰朴实地说,以前住平房,现在住别墅,以前开破旧的面包车,现在开小车,年收入上百万元。

  张伟峰一家是麻榨村民致富的缩影。通过下龙村的带动,麻榨杨桃种植区域迅速辐射到18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700公顷。全镇成立了绿安杨桃等4间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民”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如果一户家庭种植2公顷亩杨桃,一年纯收入可达15万-20万元!

  研发杨桃酒、杨桃酥

  卢韦介绍,北回归线贯穿麻榨而过,麻榨杨桃清甜无渣,果汁充盈。尤其主打品种“树上黄”爽口爆汁,让人停不下来。

  正因如此,“麻榨杨桃”已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国第八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粤字号”县域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和2020年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杨桃)。

  同时,近年来,麻榨杨桃产业也朝着品牌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在绿安杨桃专业合作社里,张伟峰花费巨资添置了三台冻干机和两座冷藏室。“我们正在研发冻干杨桃、杨桃酒、杨桃酥等系列产品!”张伟峰介绍,合作社正在发展杨桃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

  杨桃有长达9个月的销售期。在下龙杨桃公园,适逢每年7月至次年5月的采摘期,都吸引很多游客过来团购采摘。卢韦表示,麻榨杨桃充分利用花果期长的特点,不断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采摘旅游等多元化经营,丰富和延长产业链。

  “做大做强杨桃产业,反哺村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卢韦透露,麻榨镇接下来将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助推杨桃经济。如,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机构合作研究项目,提高产量质量;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延长产业链;打造“杨桃星”IP,提升知名度;全力打造名特优新农产品综合市场(杨桃产业园),做大产业联盟放大品牌优势。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陈骁鹏 实习生 唐源泽 通讯员 姚志颖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