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超九成受访者满意广州养老

新闻

价值重塑引领零售新未来—-2025CHINASHOP在深圳盛大开幕 价值重塑引领零售新未来—-2025CHINASHOP在深...

2025年5月8-10日,第二十五届中国零售业博览会(2025 CHINASHOP)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

  • 数字化转型赋能线下消费新生态:壹指快付助力实体...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指引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金税四期落地、消费复苏政策加码,线下门店正面临合规升级与经营增效的双重挑战。如何在...

产业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博研国际教育·博士课程和马来西亚APU亚太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努力,联合开发的课程GMBA工商管理硕士(金领...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针对今年初,不少车主反映离开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不能看到全程通行费用的问题,经过改善优化,明天(4/1...

超九成受访者满意广州养老

发布时间:2020/08/15 产业 浏览:491

正文

不少老人家在长者饭堂享用午餐。记者陈忧子 摄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获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工委)今年委托开展的第三方民调显示,超过93.15%的受访市民对广州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表示满意。

  无论是机构养老还是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各个主体正打造因应长者需求的特色服务。据悉,广州近年来一直积极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如今,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已基本形成。

  养老服务具体体现在生活的哪些方面?记者为你一一解读。

  养老这些事

  机构养老:不仅“有得住”还要“住得好”

  近年来广州持续推动养老机构建设,让长者有得住,在“住得好”方面也是颇下功夫。

  0.25m2/人

  广州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5平方米的标准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20家,床位7万张,从2016年起每千名老人床位数持续达到40张,58.4%的床位分布在中心城区,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99%。

  5000人

  广州率先建立了全市统一、困难失能优先的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以及向民办养老机构购买床位制度,三无、五保以及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失能、高龄老人优先、无偿或低偿入住。目前,已有近5000名老年人通过轮候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4.5床/千人

  广州印发《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修编(2019-2025年)》,选址地块65处,用地面积66.69公顷,优化养老机构规划布局,城市更新、新建小区按照4.5床/千人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满足老年人在中心城区就近养老的愿望。

  社区养老: 推进“3+X”服务改革创新

  近年来,广州也在不断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X”(助餐配餐、医养结合、家政服务3个基础项目+若干个特色试点项目)改革创新。

  10分钟

  广州正完善服务网络,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统筹整合日间托老中心、老年人活动站点等场地设施和资源,搭建“区综合体-街镇综合体-村居活动站点”3级实体服务平台,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今后,不到10分钟的步行路程,就能享受多元的社区养老服务。

  1036个

  广州全市长者饭堂1036个,覆盖全市街镇、村居,融入医疗护理、健康宣教等服务,助餐配餐服务满意率超过90%。此外,广州支持社会力量举办97个护理站,择优遴选确定70个试点单位,以护理站为切入口推进社区医养结合,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依托养老服务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个人护理等6大项服务。

  20.1万人

  广州一直在加强独居、空巢、失能等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为8类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全市所有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资助5类困难家庭开展无障碍设施改造,资助10万多户本市常住的失能、独居、高龄老年人使用“平安通”智慧养老服务。全市超过20.1万名老年人直接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占老年人口的11.6%。

  观察:

  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

  长者的生活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多元的社会主体进行关注和投入。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方面,广州一直积极推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73%的养老床位、85.5%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5%的长者饭堂、84.48%的家政养老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社会力量已成为广州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全市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58家)占全省37%,五星级养老机构(21家)占全省的5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也不断提升,老年人满意度持续提高。

  在消费支撑方面,建立全市统一的照顾需求等级评定制度,由养老管理员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服务方案,精准匹配供需。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803.12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人均月支付2520元,定点服务机构177家,待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实施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采用风险共担的商业保险模式为符合条件高龄老人提供37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和30项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待遇,每人每月最高支付500元,实现全市80周岁及以上参加医疗保险的重度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全覆盖。

  “市委、市政府连续10年将养老服务列入民生实事,2017年~2019年市本级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的比例分别达到64.19%、72%、76.73%,出台了60多份政策指引。”广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强政策设计、完善服务体系、深化医养结合、强化支撑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争创全国养老服务先行示范区,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