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广州越秀警方及时拦截一起230万元电信诈骗警情

新闻

价值重塑引领零售新未来—-2025CHINASHOP在深圳盛大开幕 价值重塑引领零售新未来—-2025CHINASHOP在深...

2025年5月8-10日,第二十五届中国零售业博览会(2025 CHINASHOP)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

  • 数字化转型赋能线下消费新生态:壹指快付助力实体...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指引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金税四期落地、消费复苏政策加码,线下门店正面临合规升级与经营增效的双重挑战。如何在...

产业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博研国际教育·博士课程和马来西亚APU亚太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努力,联合开发的课程GMBA工商管理硕士(金领...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针对今年初,不少车主反映离开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不能看到全程通行费用的问题,经过改善优化,明天(4/1...

广州越秀警方及时拦截一起230万元电信诈骗警情

发布时间:2020/04/21 新闻 浏览:658

正文

  近期,冒充“公检法”诈骗的骗术又有新版本,诈骗分子竟打着疫情的名头行骗,冒充“公检法”或“疾控中心”,打电话以事主涉嫌某起防疫物资案件为由实施诈骗。近日,广州越秀警方及时拦截一起电信诈骗警情,避免事主宣某230余万元的巨额损失。

  4月10日下午,越秀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收到市反诈中心预警信息,提示事主宣某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民警通过“96110”多次拨打事主宣某电话,宣某手机却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民警分析事主极有可能已经听信诈骗分子的摆布,改变了手机设置导致民警无法联系事主。

  对此,越秀区反诈中心立即启动预警劝阻快速反应联动机制,马上通过市反诈中心对事主电话申请强制取消呼叫转移,劝阻民警同时紧急寻找相关联系人。几经辗转,民警最终与宣某的母亲取得联系,并告知其女儿宣某可能正遭遇冒充“公检法”手法的诈骗。经过民警反复耐心解释,宣母答应民警发短信联系女儿,提示其注意不要被骗。宣某收到母亲的短信后,立即前往越秀区北京派出所核实,才意识到自己遭遇骗局。

  经了解,当天15时30分许,事主宣某接到一名自称“广州市公安局民警”的来电,对方准确报出了宣某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户籍地以及其名下某张银行卡内的存款数额等信息后,宣某深信不疑。对方称在侦查一起重大涉防疫物资案件时,抓获了一名叫“陈华”的犯罪嫌疑人,“陈华”在疫情期间大量往国外贩卖口罩等紧缺物资,使用事主宣某名下一张在北京开卡的招商银行卡进行转账,并强调事主已经被列为犯罪嫌疑人,必须接受警方的调查。

  事主宣某被突如其来的“警方电话”吓坏了,极力否认开卡,并表示愿意配合调查。随后,对方声称将电话转接至“北京朝阳公安局的王刚警官”。“王警官”要求事主宣某添加QQ好友,接受视频讯问。在QQ视频中,身穿制服的“王警官”向他发送了“警官证”,命令她退出微信、钉钉等通讯APP,删除所有手机通话记录,并通过手机输入了一串符号,然后叫其登录一个网站查看“逮捕令”。随后,“王警官”要求事主宣某添加“高警官”QQ号码,配合清查资金。“高警官”指引宣某登录另外一个网站(实为钓鱼网站),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资料。幸好此时,宣某在查看银行手机验证码和动态密码时,看到了母亲发来的提醒短信,于是前往北京派出所核实,才如梦初醒。

  事后,宣某万分感激,特意给反诈中心打来电话,感谢反诈民警的不懈努力,称如果不是民警及时劝阻,她差一点就把验证码和动态密码告知对方,那样银行卡里的238万元货款可能被诈骗分子瞬间转走。

  警方在调查发现,诈骗分子常常利用非法渠道获取事主的个人信息资料和假冒的“警官证”骗取事主的信任,再以事主涉嫌卷入某起重大涉疫案件,通过网络发送“逮捕令”、“协查令”、“通缉令”等进行恐吓,诱骗事主在手机输入一系列符号(实则是让事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手机设置呼叫转移),退出微信、钉钉等社交软件,防止事主与外界联系,然后进一步诱骗事主登录网站(实际是钓鱼网站)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以及银行动态码等信息开展“所谓的资金清查”,一旦诈骗分子获取到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就可以将事主银行卡内的资金转走。

  警方提醒,近日冒充“公检法”诈骗警情有所抬头,市民接到陌生电话,无论对方自称是什么身份,涉及的问题多么严重,都不要轻易相信,不要透露个人信息,不要操作汇款转账。如遇到可疑情况,可直接前往就近的派出所,向民警核实情况,避免上当受骗。

  凡是接到自称某部门工作人员电话,主动“帮你”转接至“公安部门”的,一律挂断!凡是提到安全账户、清查资金、转账汇款的,一律挂断!凡是要求按指引添加QQ作讯问笔录的,一律拉黑!凡是通过网络发送“警官证”“逮捕令”“协查令”“通缉令”的,一律拉黑!如遇诈骗,请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记者/刘灏 通讯员/施桂鸿 罗可弟 梁荣忠)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