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数字化转型赋能线下消费新生态:壹指快付助力实体...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指引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金税四期落地、消费复苏政策加码,线下门店正面临合规升级与经营增效的双重挑战。如何在...
产业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
携手抗击疫情 广东援鄂医疗队在快手传递战“疫”正能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特别的冬天。这个“特殊”的冬日,也因为爱感受到别样的温暖。面对疫情,广东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毫不犹豫奔向武汉,他们心中有惧,却从来无悔,迅速投入这场不见...
从青岛到武汉 这支海尔盈康一生志愿小队千里驰援“雪中送炭”
发布时间:2020/02/13 财经 浏览:936
一场疫情,让我们感动的不仅是全国人民共度时艰的团结和信心,更是众多企业的担当和平凡人身上迸发出的坚毅和勇气。在紧急时刻,很多人和抗“疫”一线的“战士”一样,成了和时间赛跑的人。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总动员中,海尔“盈康一生”已累计捐赠市场价值约500万元的防疫用医疗设备以及数千套医疗防护物资。这其中,就有海尔国际细胞库的王飞与史大飞驱车一千多公里、赶在“封城”前1小时送进武汉的首批支援物资。在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他们送去的已不仅仅是物资,还有“武汉挺住”的坚强后盾。
48小时驰援 志愿小队“逆行”进武汉
1月21日上午10点,身为海尔国际细胞库CEO的王飞从消息中得知“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职业的敏感,让他意识到可能会有防护物资短缺的可能性,而这种感觉很快就被验证。当天晚上,他发现药店的口罩已经断货,“如果青岛出现口罩短缺,那么武汉肯定会面临物资紧缺问题。”王飞回忆道。
要赶紧想办法支援武汉的医院。情况紧急,王飞马上联系供应商,寻找可供购买的合适物资。终于在次日凌晨3点,一家供货商给出了可供货的准确信息。但是,在这个敏感时期,怎么把物资送到成了新的难题。
考虑再三,王飞决定自己开车去送。面对同事们的劝阻,王飞态度很坚决,“我是党员,应该是跟我来,而不是给我上。”这时候,海尔国际细胞库渠道经理史大飞主动“请缨”,坚持要一起前往武汉。
1月22日晚8点,在做好充足防护后,志愿小队出发了。他们的车上载着紧急采购的1000个无菌一次性口罩、238套一次性防护服、800副无菌无粉独立包装手套、480副一次性无菌手套、10件一次性使用手术衣、蓝色无纺布无菌腹膜独立手术服隔离服等医疗物资,从青岛南下赶往武汉。
一路上,往武汉方向的车辆稀稀拉拉,反向的车道却很“热闹”,但志愿小队并不孤独,因为整个团队的心都在一起飞往武汉。1月23日凌晨2点,青岛同事发来最新消息:“武汉将于当日10点起‘封城’。”时间紧迫,他们开始加速,决心要在封城之前进入武汉。
早上8点左右,志愿小队到达武汉青龙收费站。当检查站的工作人员得知他们此行的目的后,对车辆立即放行。临道别之时,一句谢谢、一个加油的手势,双方的短暂交流,让志愿小队心中涌动着一股热流。“加油武汉,我们来了”!
千里“雪中送炭” 一线医生的眼圈红了
赶在封城之前,满载医疗物资的志愿小队进入武汉。入城后来不及休整,他们马上借来一辆海尔售后服务车,拉上一批矿泉水和食品,直奔抗“疫”一线的医院而去。
武汉市内的街道冷冷清清,这让一路风风火火的志愿小队有些紧张。赶到武汉前线医院时,从行政楼到住院楼,要经过集中隔离区,所见之处人员无不“全副武装”。当他们把支援的防护服和部分医疗物资卸下后,医院工作人员递来两个口罩,王飞摆摆手说,“你们比我们更需要”。
随后,志愿小队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其他一线医院,将所带物资悉数捐赠。“有的医生看到我们送来物资,眼睛都红了,连声说‘谢谢’”。见此情景,志愿小队决定将车上备用的几套防护服、消毒用品,连同两副自己使用的护目镜一起留在武汉。
1月24日凌晨,经过报备和申请,志愿小队从武汉驱车返程。返回青岛后,志愿小队自觉隔离14天。在他们看来,48小时驰援武汉,用行动为防治疫情贡献力量,对整个团队而言有着非凡意义。
“虽然疫情来得很突然,但越是危急的时候,最能考验我们的凝聚力。尤其是在健康领域,再难也要迎头上”,王飞说。实际上,从海尔在大健康领域孵化的生态品牌“盈康一生”诞生起,“愿天下人一生盈康”就成为这个生态品牌的责任和使命。每一个为生命护航的品牌都值得尊敬,每一个全心付出的平凡人都是最硬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