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广东推广“先造林后补助”新机制 助建绿美广东

新闻

小城创业故事:裹小递西昌站点的奋进之路 小城创业故事:裹小递西昌站点的奋进之路

今日分享裹小递同城速配城市合作伙伴的创业经历,在瞬息万变的同城配送行业,裹小递西昌中心于 2022 年...

产业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博研国际教育·博士课程和马来西亚APU亚太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努力,联合开发的课程GMBA工商管理硕士(金领...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针对今年初,不少车主反映离开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不能看到全程通行费用的问题,经过改善优化,明天(4/1...

广东推广“先造林后补助”新机制 助建绿美广东

发布时间:2023/06/17 财经 浏览:247

据广东省林业局15日消息,《广东省先造林后补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近日印发,明确要在全省推广“先造林后补助”的造林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绿化,提升造林成效,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据介绍,先造林后补助(以下简称先造后补)是指政府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对纳入财政资金扶持范围、达到质量要求的造林,按照规定程序给予造林主体一定资金补助的造林管理模式。

《管理办法》明确了先造后补适用范围和造林主体类型,界定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职责分工,并明确先造后补工作的条件要求、操作流程、造林模式、验收标准和补助发放事宜。

其中,造林主体包括具有林地经营权的农民、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农民林业合作社、林业企业等。单个造林主体申请的造林地面积应达到30亩以上,不足30亩的,需联合其他造林主体共同申请,推动规模经营。先造后补营造的林木未达到成熟林龄前不得安排采伐指标,同一造林地在一个轮伐期内仅可享受一次先造后补政策。

《管理办法》要求,造林主体要采取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珍贵树种、珍贵树种+木本粮油树种、珍贵树种+木本药材树种、珍贵树种+用材树种等5种树种配置模式开展造林绿化。

“作为传统政府投入造林模式的补充,先造后补模式不需要招投标和作业设计,能缩短前期准备时间,减少造林工程间接费用,有效拓宽造林渠道,有利于提升造林质量和提高林农积极性,增加林农收益。”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模式将在今后与传统造林模式并行实施,是创新造林绿化机制、激发国土绿化新动能的具体表现。

今年以来,广东坚持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截至6月上旬全省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91.72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28.39万亩。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