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真材实料,匠心传承,红荔力酒以实力传递“健康生活...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消费偏好也朝着更多元的方向发展,中国酒类市场正悄然发生深刻变化。从过去注重度数与“喝得尽兴”,到如今更强调风味、健康与饮用场景的契合,消费者对酒的选择正从“喝什么”转向“为什么喝”...
产业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
携手抗击疫情 广东援鄂医疗队在快手传递战“疫”正能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特别的冬天。这个“特殊”的冬日,也因为爱感受到别样的温暖。面对疫情,广东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毫不犹豫奔向武汉,他们心中有惧,却从来无悔,迅速投入这场不见...
沈玲:中国第一位乘三代战机航拍的女军人
发布时间:2022/03/08 新闻 浏览:377
“我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军事摄影记者,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登上战鹰,翱翔于祖国的蓝天,用镜头拍下战鹰的雄姿。”沈玲说。2009年凭借一组《蓝天畅想曲》,她摘取中国摄影最高荣誉——金像奖,并先后获得第24届、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质收藏、银质收藏荣誉。她曾乘苏-27航拍国庆阅兵、雪域高原训练,乘苏-30航拍超低空穿峡谷训练,乘歼-10航拍空中加油训练……
沈玲用女性军人的独特视角,记录了中国空军的诸多历史瞬间。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沈玲背后的动人故事。
54岁时登上歼击机航拍国庆阅兵梯队
1970年,沈玲入伍空军,被分到空军医院电影组,负责放映工作。工作期间,沈玲拍摄了一位男战士的工作照,并在一个摄影比赛中获奖,沈玲也自此爱上了摄影。2000年,45岁的沈玲被调到原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做摄影干事,并成为《解放军报》《空军报》驻广空的特约记者。
2009年5月,当沈玲接到通知要乘苏-27航拍国庆阅兵梯队时,她激动得无法入睡。登上战斗机航拍,对人的体能要求很高,为此,沈玲专程做了抗载荷试验。她学习航理知识、参加模拟机训练、座舱实习以及掌握跳伞基本技巧等。歼击机飞行员一般45岁停飞,而那时沈玲已经54岁了。
战斗机在做战术动作时载荷最大,正是拍摄的最佳时机,相机刹那间变成几十斤重,难以举起。“感官上紧张刺激、抗荷服极速膨胀,我不顾一切地抢拍下珍贵的瞬间,记录下战机巡航的历史画卷。”沈玲说。
2012年,沈玲搭乘执行空中加油训练任务的歼-10战机航拍,当时在中国空军史上从未有人乘歼-10拍摄过空中加油。空中加油就像是在万米高空上的穿针引线,考验的不仅是飞行员的技术,更是胆量、胸怀和魄力。
重大事件中都有她举着相机的身影
在1998年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我国撤离在利比亚被困人员、马航失联客机搜寻等重大事件中,沈玲都不曾缺席。
1998年抗洪抢险,在基层当教员的沈玲关注着抗洪新闻。当听说她的老部队医疗队上前线时,沈玲马上请假,自费买了20多个彩卷,带上一台相机,赶到长江大堤。盛夏的湖北,气温高达40℃,沈玲的脸都晒爆了皮,晚上和上百名男兵一起挤在地上的大通铺,伴着战士们的鼾声和汗味入睡。
短短23天,沈玲拍摄了600多张抗洪一线的图片。拍摄结束后,沈玲回到广州,拖着箱子、拉着行囊就去了照片冲洗店,中午直奔各家报社,自荐送稿。沈玲向报社编辑一张张讲述照片故事,最后打动了两家媒体,当即刊发了2个整版图片。
如今沈玲快70岁了,热心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致力于把景泰街蓝天花园打造成双拥共建示范点。
上一篇: 广州乡村持续焕发新活力
下一篇: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将设立汕头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