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广州战“疫”“以硬碰硬”!广州抗疫硬核科技逐个数

新闻

小城创业故事:裹小递西昌站点的奋进之路 小城创业故事:裹小递西昌站点的奋进之路

今日分享裹小递同城速配城市合作伙伴的创业经历,在瞬息万变的同城配送行业,裹小递西昌中心于 2022 年...

产业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博研国际教育·博士课程和马来西亚APU亚太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努力,联合开发的课程GMBA工商管理硕士(金领...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针对今年初,不少车主反映离开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不能看到全程通行费用的问题,经过改善优化,明天(4/1...

广州战“疫”“以硬碰硬”!广州抗疫硬核科技逐个数

发布时间:2021/06/30 科技 浏览:391

28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市卫健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政数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简称琶洲实验室)等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疫情防控科技战“疫”工作情况。无人驾驶、无人机、快速检测产品……6家在此次战“疫”中大展身手的科技企业也来到发布会现场布展,展示广州科技“硬核”实力。

市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高裕跃首先通报,截至28日,广州已经连续9天无新増本土病例,全市高风险地区已经在6月24日清零,中风险地区已在6月26日清零,目前,广州全部为低风险地区。“可以说,广州的疫情防控迎来了阶段性的胜利。”

高裕跃表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在穗科研机构、医疗诊断机构、自动驾驶及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企业,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积极构建自动驾驶、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无接触式配送物资的技术场景;重点聚焦检测能力提升、病毒传播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较好展示了广州科技抗疫的硬实力和产业成果的应用能力。

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实验室等“国家队”“主力军”,以及一大批在穗科研机构和中小科技企业凝心聚力,迅速投入科技战疫,在前期围绕五大主攻方向已立项研发的184项项目成果基础上,针对新冠变异病毒传播防控、快速检测筛查、新型疫苗研发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产出一大批科技成果并投入应用,成为广州本轮疫情防控的强大科技武器。

高裕跃介绍,徐宗本院士领衔的琶洲实验室围绕3D人脸识别技术构建疫情监测系统、大数据分析应用技术等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前沿研究,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疫情防控。工信部电子五所应指挥部要求紧急开发了“识阳系统”,对检测数据实时抓取,第一时间筛选出阳性病例数据,为快速找出密接和次密接,开展迅速处置争取了宝贵时间。

面对传染性极强的Delta株变异病毒,广州的中小科技企业开足马力,抢时间、争速度、见效果,在短时间内研发生产出多种新冠病毒检测产品投入应用,大幅提升检测筛查能力,充分体现中小科技企业在抗击疫情中能办大事的使命担当。

高裕跃介绍,达安基因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日最大产能从100万人份提升到500万人份,生产量占全国四成以上,累计销量超3亿人份居全国第一;金域医学在穗的核酸检测能力达到52万管/天,全国累计检测超8600万人份,单机构检测量日检测能力和累计检测量最高全球首位;万孚生物的抗体/抗原检测试剂盒从原来的每日产能30万人份提升到180万人份;和信健康的抗体试剂盒每日产能从40万人份提升到100万人份。

万孚生物研发生产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需设备,15分钟内可完成现场检测,据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对于核酸检测CT值智能制造助力疫情封控区实现无人配送。

广州自动驾驶技术走在全国全列。高裕跃表示,6月3日,在荔湾区芳村片区实施交通管控的当晚,广州就以“减少人与人的直接接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为目标,迅速部署运用高科技搭建无人配送场景,补充封控区域生活物资配送力量。

广州拥有全国首个批准的5G远程驾驶车辆队伍。在疫情期间,这些车辆进入管控区域,搭建了无需人工、高效稳定的运输队伍,解决管控区物资配送存在的“中间断层”问题。

比如,文远知行在此次抗疫任务中,投入2台无人驾驶出租车和3台无人驾驶小巴,共计发车500余次,运送物资2万余件,总重量超过101吨。广州联通安排10台无人配送车,出车超400车次,支援鹤园和观鹤两个疫情封闭小区的午餐晚餐、速冻肉品等超过40000份(箱)生活物资的配送。

6月4日至今,广州市共出动自动驾驶汽车20多辆(乘用车、小巴、重卡等)、小型物流配送车30多辆开展配送服务,累计配送物资265吨(配送餐食及核酸检测样品等未计入),单日最高配送物资达33.8吨。

小机器人上楼:解决“最后一百米”

如何实现物资无缝衔接配送到家?在广州封控区域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在楼下,小型物流配送机器人协助志愿者开展管控区内物资从分派点到楼下的物流配送;在楼宇中,上楼配送机器人将物资从大堂直接送至住户,协助“最后一百米”配送直达。

据悉,阿尔华(广州)科技在芳村中海花湾1号就部署了12台机器人,服务3幢公寓1万余人,还有150台正在部署中。

急需的物资如何快速送达?无人机高空航拍喊话宣传,急救药品及考试资料、证照等应急物资配送……全新的应用场景,验证了无人机高效、快捷解决“燃眉之急”的可行性。亿航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封控区域1小时的路程,使用无人机可实现5分钟送达。

粤旺集团自主开发的“柜鲜生”,以无接触、智能售卖的方式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喜爱,被大家称为“买菜神器”。封控区的物资配送均实现“无接触式”,避免了交叉感染风险。

高裕跃表示,无人配送作为物资保障体系的一种有效补充为目标,及时响应封控区内居民对食品、奶粉、药品等急需物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有企业基本生活物资配送主力军的力量,同时也补充了市民个性化、多样化的物资需求,该模式被广东省物资保障二组转发省内各地市推广应用。此外,智能消毒机器人也在金茂府等多个小区使用,实现了“无人化”的环境消杀。下一步,广州将认真梳理总结,抓紧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政策落地,进一步研究信息化、智能化(装备)在隔离酒店特定使用场景及需求。

在发言最后,高裕跃透露,目前广州市全国第一个拥有5000间客房的国际健康驿站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九月份将投入使用。广州市将贯彻“安全、舒适、智慧”的设计建设理念,采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慧驿站。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