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真材实料,匠心传承,红荔力酒以实力传递“健康生活...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消费偏好也朝着更多元的方向发展,中国酒类市场正悄然发生深刻变化。从过去注重度数与“喝得尽兴”,到如今更强调风味、健康与饮用场景的契合,消费者对酒的选择正从“喝什么”转向“为什么喝”...
产业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
携手抗击疫情 广东援鄂医疗队在快手传递战“疫”正能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特别的冬天。这个“特殊”的冬日,也因为爱感受到别样的温暖。面对疫情,广东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毫不犹豫奔向武汉,他们心中有惧,却从来无悔,迅速投入这场不见...
杨海泉:把挂职当任职 讲好粤桂扶贫协作新故事
发布时间:2021/03/05 新闻 浏览:485
近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江门鹤山市副市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委常委(挂职)杨海泉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扶贫协作如何开展?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结合鹤山的优势进行帮扶?一起听杨海泉讲述他在龙州县把挂职当任职的帮扶故事。
2017年9月,广东省江门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建立扶贫协作关系,杨海泉首次与龙州县结缘,挂职担任该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在他的努力下,带领扶贫组不但协助龙州县打响了广西国定贫困县脱贫的第一炮,也是粤桂扶贫协作的第一炮,还协助龙州县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
扶贫协作如何开展?没有经验可考。杨海泉带领扶贫组挨家挨户调研,敲定了9个对口帮扶方案,涵盖劳务协作、人才交流、产业造血等各方面,为两地扶贫协作打通第一关,为龙州县脱贫攻坚注入了新活力。“扶贫三年多来,鹤山在解决自身基本的贫困问题的基础上,还腾出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帮扶龙州,这也体现了鹤山市政府的担当。”
扶贫工作,发展产业是关键。龙州县在脱贫摘帽后,面对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单一的现状,该如何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
“在扶贫过程中,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寻找地方自我发展的能力才是解决贫困的根源。”杨海泉介绍。打造东西部产业协作新模式,是杨海泉作为鹤山市驻龙州县扶贫组组长推出的一大扶贫举措。
立足龙州县优势资源,结合东部先进技术和大湾区市场,杨海泉带领扶贫组以特色资源打造“一牛一果”特色支柱产业,建立“一园一站”经济载体,利用龙州县50万亩的甘蔗资源,把甘蔗尾叶变废为宝,打造甘蔗叶养牛生态循环产业链,并抓住龙州县已种植夏威夷果10万亩的契机,打造坚果种植及加工、生物提取、机械制造、坚果研发等坚果类全产业链,因地制宜产业扶贫。
同时,为完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东部优势促进龙州县经济发展,杨海泉及扶贫组协助龙州县打造了配套齐全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和驻大湾区经济工作站的经济载体,引导130多家企业到南宁参加龙州县东盟博览会招商会或到龙州进行实地考察,引进一批企业落地。
在粤桂两地开展扶贫协作的基础上,杨海泉及扶贫组持续开展东西部技术互学,先后组织贫困户及致富带头人开展养牛、澳洲坚果、食用菌等种养技能培训和旅游培训、粤菜师傅培训班,通过多种类技能培训提升当地群众造血能力。
2017年11月,杨海泉及扶贫组创新性举办了广西第一场残疾人就业招聘专场,并在鹤山建立残疾人就业基地,对企业生产、生活设施进行改造,帮助残疾人克服参与就业的身体及心理的障碍。
目前,鹤山市残疾人就业基地就业残疾人300多人,其中龙州籍有38人,2020年龙州县外出务工贫困户23000多人。
此外,杨海泉及扶贫组还创新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开展就业扶贫,创立“企业党组织直连村屯”的劳务输出服务模式,在鹤山市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党委引领下,企业与26个村委会签订劳务输出协议,把就业脱贫机会送到家门口。
如今,在两地共同努力下,龙州县成功脱贫摘帽,退出国定贫困县序列。杨海泉认为,如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提升脱贫点自我发展能力,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下一步重点还是从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入手,全面提升龙州自我的发展能力,使鹤山与龙州能够协同发展,最后达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杨海泉表示。(林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