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一场家宴注入浓浓的客家文化

新闻

数字化转型赋能线下消费新生态:壹指快付助力实体门店破局增长 数字化转型赋能线下消费新生态:壹指快付助力实体...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指引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实体经济发...

  • 小城创业故事:裹小递西昌站点的奋进之路

    今日分享裹小递同城速配城市合作伙伴的创业经历,在瞬息万变的同城配送行业,裹小递西昌中心于 2022 年历经从 “野蛮生长” 到 “精细化运营” 的关键转型。这一路,有过试错的迷茫,更有突破的欣喜,如今,已精准锚...

产业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放眼全球教育 博研国际GMBA课程正式发布

博研国际教育·博士课程和马来西亚APU亚太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努力,联合开发的课程GMBA工商管理硕士(金领...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明天起,广东高速公路ETC可显示全程费用

针对今年初,不少车主反映离开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不能看到全程通行费用的问题,经过改善优化,明天(4/1...

一场家宴注入浓浓的客家文化

发布时间:2020/07/25 新闻 浏览:623

正文

  挑逗食客味蕾的大热纪录片《寻味东莞》播出后,东莞市塘厦镇龙背岭社区的“太公分猪肉”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这个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客家村落用一场欢宴,将特色美食与乡情习俗融为一体,向外界传递家族亲情和传统美德的力量。日前,塘厦镇龙背岭社区在叶氏宗祠举行“传承客家文化 品尝客家美食”活动,再现了“太公分猪肉”欢宴文化。

  73岁老人掌勺宗祠家宴

  在《寻味东莞》第三集《欢宴流转》中,塘厦镇龙背岭社区的重阳节“太公分猪肉”亮相。

  当天下午,伴随着锣鼓声响,年轻小伙精神抖擞舞麒麟,塘厦龙背岭叶氏宗祠的气氛逐渐热闹起来。在祠堂内的厨房,73岁的叶伟池老先生和族人们忙得汗流浃背,精心炮制这场欢宴的道道美食。

  叶老先生是叶氏宗祠理事会副会长,同时也是欢宴的总指挥,不但负责统筹安排还亲自下厨为每道菜把关。每次宗祠家宴,他都是主掌勺人之一。在塘厦龙背岭,“太公分猪肉”不是简单的猪肉分配,而是需要厨艺精湛的厨师将生猪肉做成大名鼎鼎的客家焖猪肉,再分给大家。猪肉先用白糖、酱油、米酒腌制二十分钟,再在大锅中炒至金黄,最后放入豆腐焖制40分钟左右,一道肉色红亮、质地柔软、汤汁油润的客家名菜——焖猪肉就炮制成功了。

  欢宴的另一道重要菜肴是客家蒸鹅。客家蒸鹅的选材非常重要,需要挑选又肥又大的农家鹅,再用花生油炸到金黄。在这过程中,不停翻动油锅里的鹅使其均匀受热也是一件技术活。调料的配制同样非常讲究。“蒜头、红腐乳、红糖、蚝油、陈皮、生抽……”叶老先生一口气列出了七八种配方。只见叶老先生快速将一大盆配好的调料灌入已炸到金黄的鹅肚子里,然后在鹅的身体表面再抹上一层,这道客家蒸鹅的香味很快就散发出来了。

  焖猪肉、客家蒸鹅、客家香芋扣肉……晚饭时间,族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家宴,闲话家常。

  “我们客家菜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但是做法很讲究,对细节和工序的要求极高,所以吃起来跟外面的菜绝对不同。”叶老先生用他的厨艺将龙背岭客家文化深深地注入了每道菜肴中。

  地道美食融入浓浓传统文化

  叶伟池老先生说,要想见识“太公分猪肉”的大场面,需等到重阳节,那时海外的族人都会回到龙背岭团聚、祭祖。据龙背岭社区老人介绍,龙背岭全部是客家子孙,每年的清明节和重阳节(即春秋二祭)都会在祠堂举行祭祖仪式,并且到始祖明煌公墓地拜祭。重阳拜祭仪式后,由村内德高望重的族人将焖好的猪肉分给每家每户,分到手的猪肉好比“福肉”,以此来取吉获福。此为“太公分猪肉”。(太公,即曾祖)

  龙背岭社区居民、东莞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叶小红回忆,她第一次参加“太公分猪肉”是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她还是十三四岁的小姑娘。那时物质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虽然年年举行祭祖活动,但并不是每一次都会分猪肉。有时祭祖聚餐之后能剩一点肉可以带回家,大家就已经很高兴了。

  回忆往昔,对比当下,叶小红由衷感慨,变化太大。现在家家户户都不缺肉吃,“太公分猪肉”已经是意义大于实际。保留这项传统风俗,有助于不忘过去、凝聚亲情,传承文化内涵更胜满足口腹之欲。

  塘厦龙背岭社区原住民在重阳祭祖时,特意焖制客家焖猪肉,不仅体现乡间粗犷的食风,在祠堂内蒸制,用以祭祖,更是表现客家人慎终追远的崇祖观念,传统民俗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悠悠的客家情洋溢在龙背岭的街巷屋舍之间,喧闹的麒麟舞和抒怀的客家山歌是这座古村最闲暇最地道的点缀。谈到客家文化的传承,叶伟池老先生滔滔不绝。在他看来,龙背岭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他们先辈身上有太多优秀的品质值得发扬光大。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直建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石忠情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