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数字化转型赋能线下消费新生态:壹指快付助力实体...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指引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金税四期落地、消费复苏政策加码,线下门店正面临合规升级与经营增效的双重挑战。如何在...
产业
-
别说华南无IP了!这个神盘造了一个童话梦
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奶糖......这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情节。 小时候看完这部电影,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查理一样...
企业
-
携手抗击疫情 广东援鄂医疗队在快手传递战“疫”正能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特别的冬天。这个“特殊”的冬日,也因为爱感受到别样的温暖。面对疫情,广东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毫不犹豫奔向武汉,他们心中有惧,却从来无悔,迅速投入这场不见...
“数”立信心丨万秋红:跨境支付“融通血脉”金融科技驱动银行转型
发布时间:2020/04/18 新闻 浏览:648
新华网广州4月17日电(黄玫 李幸子 王厚启)疫情发生以来,消费、投资、外贸等经济领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国民经济运转枢纽的金融业,如何通过优化资金配置保持经济稳中求进?如何利用科技力量为百姓安全便利的生活方式“加码”?
“一季度,广东中行累计为外贸企业办理进出口信用证业务超30亿美元。”日前,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万秋红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广东中行发挥跨境优势,助力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同时深化“金融+科技”转型,提供更便利的民生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万秋红。新华网 伍嘉炜 摄
金融抗疫:支持跨境支付 服务实体经济
“作为全球化和综合化水平较高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在服务民营企业跨境贸易、‘走出去’以及撮合跨境投资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万秋红说,疫情之下,广东中行多措并举助力外贸企业跨境支付。
广东中行发挥跨境特色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满足外贸企业融资需求,建立跨境服务应急响应机制,春节以来累计为医药企业、代理进出口企业等70家单位提供跨境支付绿色通道金融业务超120笔、金额折合1.68亿美元。
为助力全球疫情防控,广东中行积极配合总行开展援助工作,在2天时间内解决了时差、需求各异,物资货源紧缺等问题,向塞尔维亚、法国、加拿大等地的18家海外中行机构援助了医用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紧缺防护物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广东中行支持跨境企业的同时加大金融抗疫力度,“截至一季度末,广东中行通过企业网银和手机银行受理企业客户交易超1400万笔、总金额达3.4万亿元;通过中银票e贴为企业发放线上票据贴现融资款项超120亿元。”万秋红说。
为满足疫情期间企业授信融资、综合交易等金融需求,广东中行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在贷款规模、利率报价、业务审批等方面予以优惠政策支持,截至一季度末,累计向广东省170家企业发放专项再贷款超30亿元。
针对卫生防疫相关企业,广东中行进一步加大应急贷款或专项贷款等信贷支持,实施优先受理、优先尽责、优先审批、优先放审。截至一季度末,广东中行通过“绿色信贷通道”审批业务超130笔,金额超400亿元。
智慧银行:发展金融科技 建设未来银行
“数字化建设”“银行转型”不是陌生词,“金融+科技”是近年来银行业发展的方向。在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也将“建设数字化银行”作为信息科技战略目标。
菜市场里可见中国银行的“来聚财”二维码。新华网发
出租车上、菜市场里、便利店中……可见中国银行的二维码。万秋红认为,银行业转型发展要做好存量和增量之间的协调发展。“我们的产品创新要和社会发展契合,加大创新力度,将金融服务渗入到更多生活场景。”
“中银来聚财”是中国银行为支持小微商户、服务民生而打造的产品,该业务将二维码打造成移动支付“集大成者”,广泛应用于菜市场、便利店等生活场景。开办以来,广东中行已为近56万户小微商户提供服务,累计交易超过5.7亿笔。
疫情“大考”波及了很多行业,万秋红认为,金融业同样受到影响,“社会整体金融需求下降,相关防疫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增加,传统线下网点服务模式受影响,线上服务需求增加,同时对审批流程及速度要求更高。”
面对疫情,银行业何去何从?“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业在重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加快转型、主动求变。”万秋红说,以广东中行为例,首先加强产品创新,推出“抗疫贷”“战疫人才贷”“个人战疫复工贷”等产品;其次加快线上化转型,依托手机银行线上平台提供24小时线上服务;实现代发薪、对公开户预约、票据贴现等业务流程纯线上化处理;同时简化服务流程,对疫情防控相关金融需求采取“特事特办”方式,开通服务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
万秋红表示,目前疫情尚未结束,短期内部分经营指标将继续承压,但长期看,银行业仍将保持稳健向好趋势。2020年,广东中行将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扩大在5G基站、特高压、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的支持力度。